第三百零四章 王攸之死四(1 / 2)

加入书签

学生们看衙役跑了,立刻就将武敏之、于判司一伙人给围了起来,让他们必须将事情说清楚。

“你们要干什么?我可是有懿旨的,你们胆敢动我,小心抄你们的家。”

武敏之当时就慌了,这里可是有几百个学生,都是些年轻气盛的男人。他们明显就是栽赃陷害我五叔,他们身上背着几条人命,学生们真的打死他们,他们也没地方抱屈去。

但是陆祭酒出面拦住了愤怒的同学,他对大家说:“你们都不要冲动,就像王攸说的,黑的变不成白的。我向你们保证,我就是豁掉自己的这条老命,我也不能放过这些败类。大家让他们走,我一会就去宫门求见皇上,势必要让此事水落石出。”

武敏子他们被陆祭酒放走了,明崇俨临走之前还垫着脚对我五叔喊道:“王攸,你不要以为你赢了。我卜过卦,那孩子就是你杀的,十日内,判司收不了你,老天会收了你。”

“你这神棍也就能骗骗愚民,你快滚吧,你真该算算你自己能活几天。呵呵呵!”

我五叔根本就不在意明崇俨的警告,还让他好好算算自己的寿禄。

是啊,所有人都知道明崇俨德不配位,他就是靠着哗众取宠才步步高升,朝内外看不上他的人,可有的是啊。

陆祭酒没骗大家,他去皇宫求见皇上,晚上回到国子监带来了好消息。

于判司停职待勘,先帝责成司刑太常伯卢承庆亲审京郊强奸杀子案。

好消息传来,国子监再次沸腾了。大家都一起见证了今日的审判,知道有人为了让我五叔身败名裂,不惜杀死两条人命来栽赃陷害。现在所有的指证我五叔杀人的证据都不存在了,真相马上就能浮出水面。

可就在第二日,东都开始起了谣言。说琅琊王氏的嫡子为了迎娶清河崔氏嫡女,不惜杀子,连害两命。明文学断言十日内,王攸会被老天审判。大街小巷都开始议论起来,清河崔氏也派人找我爷爷了解此事。说如果我五叔不能洗脱嫌疑,崔家不会让自家的嫡女下嫁王家。

陆祭酒也听到谣言了,怕我五叔出国子监被人坑害,为了能更好地保护他,就让他独居国子监的书楼,外面派了守卫。让他坚持十日,那时不用辟谣,明崇俨就能身败名裂。

东都谣言四起的那天晚上,我又开始听到那个声音了,我们寝楼的十几个人又开始睡不着了。

我五叔看着消瘦的我,他咬牙决定遵从陆祭酒的安排,临上楼前对我说:“明崇俨他们还是有些手段的,我如果还住在寝室里,很可能害了其他人。我觉得这次针对我,绝不是因为我和明崇俨的那点矛盾。很可能还是邙山的事,让他们猜测到了那人就是我。我如果遭遇到不测,你就不要留在国子监了。那些人很可能也会对你下手的。听我的话,我如果遭遇到不测,你立刻回长安,不要入仕。他们逼你科考,你就乱写。你这辈子就做个纨绔,平平安安过一辈子。”

我五叔让我发誓,听从他的安排。

然后他转身上了楼,开始在书楼读书,至死寸步未离书楼。

那几日,我每天都能听讲五叔清冽的琴音。那琴音就像黄河水,滔滔不绝。就是今天、现在我都能听到五叔的琴音,那是他壮志未酬的愤然之声。

七日后夜间大雨,雷电交加。我在寝室读书,就听见后院一声闷雷。紧接着就有人大喊;“书楼被被雷击中了,大家快来救火啊。”

我一听见书楼着火了,就急了。衣服都没穿好就跑出去了。那日是大雨,大火被雨水瞬间浇灭。等我们上了楼,就发现我五叔死了,他全身都是黑灰,他的头顶、面皮黑焦,他就靠坐在书架旁,书架上的书散落在他身旁,他手里拿着一本棋谱,就那样死去了。

我五叔死了,卢承庆被天后传旨,撤了对京郊一案的调查。

陆祭酒为了还我五叔清白,在宫门外伏阙。他跪了一天,先皇也没召见他。后来有宫人实在不忍心,就告诉了他。先皇头风犯了,明文学再次被招入内宫,在用仙法给先皇治病。

我爷爷将我召回了家里,让我立刻离开国子监。

我就和爷爷扶着五叔的灵柩回了长安。

===========================================

王怿诉说王攸死时,说的很简略,但他没有再哭泣流泪。

他五叔是他的长辈,更是他的挚友。他们曾经形影不离十六年,王攸的死,对王怿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王攸的死,给整个琅琊王氏笼罩上了黑影。

人被雷劈死,这种微小概率的事,被古人冠以的名字是天谴。

古代文字记载的,被雷劈死之人,无一例外,都是暗里做了伤天害理之事。人间可能不能惩罚此人,但是老天是不能允许此人活着的。

古代君王更是愿意相信这些,因为他们本来就相信自己的权利是天授的,现在老天惩罚一个人,他们更该帮着鼓与吹。因此,王怿死了,因为是被雷劈死的,那么之前所有推翻了的指证,都不重要了,林氏、那婴孩都会被统治者认定是王攸杀害的。事实是什么从来都不重要。统治阶级只需要一个故事,一个天神发出天谴的故事———世家子弟欺凌百姓,花钱买通人制造伪证,逃避了大唐律的惩罚。可是老天不会放过这样的恶徒,他被老天被雷劈死了。于是全大唐的人开始欢欣鼓舞地庆贺,庆祝迟到的正义终于到来。

那些吃人血馒头的人蜂拥而至,指责琅琊王氏沽名钓誉的、指责世家大族为富不仁、指责世家大族干预朝政。因为王攸的死,给了武则天对世家清理的机会,武则天利用舆情,让高宗颁令严禁五姓七望互相通婚。明崇俨得意了,他用王攸的血,将自己的冠带染红。

听了这个故事,苏锦在唏嘘不已。

讲完故事的王怿如同受惊的小兽,蜷缩在沙发里。

“六哥,你不必难过了。我父亲不是被雷劈死的,他是被人泼了硫酸烧死的。他们又用火药模仿了雷声,火药引燃了读书楼而已。我父亲说的没错,这些人就是鬼魅魍魉。我不会放过他们的,我会为父亲洗刷冤屈的。”

通过王怿的叙述,我对王攸有了了解。我发现此人真的和我很像,是一种从骨子里的相像。

“真的吗?七弟!你不是为了宽慰我吧。”

王怿一听王攸不是被雷劈死的,立刻就坐直了,用最热烈的眼神看向了我。

“九成把握。我一会带你去实验室,做个实验。你到时自己就能知道事实。”我对他微笑,将自己的信心传递给他,

“出云,什么是硫酸啊?”苏锦对我提问。

“你知道绿矾油吗?”我问苏锦。苏锦是刑侦专家,犯罪份子的犯罪手段他基本都知道的。

“你说的可是道士炼丹的绿矾?”苏锦惊声问道,

“没错,就是此物。”我给了肯定的回答。

“此物能致人命?”苏锦再问。

“当然!此物被泼在头上,没人能救。”

就是现代医学,在救治被泼浓硫酸的人,都十分的艰难,更不要没啥外科手段的大唐了。

“走!走!走!现在我们就去实验室。你知道吗?明崇俨死的时候,也是那个样子。”苏锦十分的兴奋,他知道自己的一些疑难问题可能有了答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