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自己的天>第十四章 自己的天(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div> 大年初一,父亲甄诚进宫去给皇上拜年了。

甄家的女眷不是命妇,无须进宫。甄真一早给母亲拜了年,又和哥哥们祭祖、吃了饺子。

剩下的时间就在屋里该干嘛干嘛----想她的西游记怎么写。

不管了,先把给逸云讲的那一段大闹天宫写下来吧。

原来每天写写画画、记录案例文字量不大,不觉得这个年代写个文章有什么难。结果这一写上了,各种问题就来了。

第一个问题是笔。毛笔啊!原主只是个小姑娘,虽然练过几年字,可还是写一会儿胳膊就累了。还有就是毛笔也架不住一天到晚老这么写呀!掉毛,不停的掉毛!有钢笔该多好!不!有电脑该多好!一个字一个字的码都已经过时了----直接语音录入,一分钟转换成文字!

第二个问题是墨。墨不是现成的,是要在砚台里磨出来的,磨轻了,墨太淡,不好写;磨重了,手好累。虽然有红云帮忙,但是磨到第三天,她也不愿意了。也是,大过年的就把人家圈在屋子里磨墨,太不讲人情。

第三个问题是字。原来写给自己看,简体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现在要写给别人看,好多繁体字甄真不会写,原主甄珍的记忆里也没有!她还没学呢。这可真的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现在甄真理解为什么古代的人历史啊,故事啊都要“口口相传”了。写不出来,实在是写不出来!

这古代作家梦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难怪浩兴认为自己要立言时,目光那么惊讶。

眼看养活自己不嫁人的作家梦就要破碎,甄真无论如何是不甘心的。她还想垂死挣扎一下。

她把自己写了三天的书稿拿去给浩兴看,提出自己的建议:“哥,我来讲故事,你把它写下来。咱找个书局印成书,获得的收益你我五五分成。”

浩兴看了一会儿她写的东西,发现是除夕夜那个“大闹天宫”的故事,顿时拉下了脸:“要我帮你写这种东西?还要拿出去印?你以为是状元的文章吗?谁买啊!你不嫌丢人啊!文章千古事!你懂不懂?别捣蛋了,边儿去!”

“谁买啊”三个字惊醒了甄真。是啊!这个时代识字的读书人很少的。读书人一般是不会为这种没有用处的“闲书”掏腰包的。嫌丢人呀!

西游记这种闲书要开拓市场,消费观念有些超前。

而培育闲书市场这种事情,分明就是烧钱,哪里是甄真这样的人负担的起的?就像网络购物一样,前期烧了多少钱,才培养起大家网购的习惯,最终挤垮了实体商场。

好吧,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算了吧。书写到第四天,甄真就放弃了。

新年的第一个计划就半途而废,真是令人沮丧。甄真把自己的书稿一页一页的叠整齐,用针线订好,和心理档案放在一个盒子里,留作纪念吧。

当然,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少女甄真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她想能不能把笔改进一下。比如把墨制作得足够细,然后夹在竹管里,就像现代的铅笔一样,会不会受欢迎呢?可是这制作墨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她又去西厢书房找浩兴说这件事。

浩兴终于从她的行为里品味出一些名堂来了:“妹妹,跟哥哥说实话,你这忙活来忙活去的,到底想干什么?”

甄真把心一横,毕竟她的行为也是需要有人支持的,疼爱自己的大哥应该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哥,我就是想在出嫁之前找些好玩的、能挣钱的事情做一做。”

浩兴说:“你是怕咱家给你的嫁妆不够丰厚,以后你到了夫家受气?”

甄真蔫蔫的说:“我是怕嫁到了夫家之后,自由就受限制了,想干什么都不行。”

浩兴问:“你觉得想大嫂二嫂在咱家是自由受限制了吗?”

甄真说:“其实我知道像咱家这样,大嫂二嫂挺和睦的,她们也没有被恶婆婆刁难就已经很幸福了,可是我和大嫂二嫂的追求、想法都不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