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2 / 2)

加入书签

年后这几个月,梁宝玉可没闲着,他把珍妮机给折腾出来了。

和家里的老人手多次试验之后,成功搞定了羊毛纺毛线的难题,如今已经能够成功生产出毛呢布料!

厚实遮风的毛呢料子放在唐朝是什么价钱,梁宝玉心里清楚的很。

都不用把后世那些经典毛呢大衣折腾出来,单单毛呢料子制作的披风就能火遍整个富人阶级!

而且,纺织作坊的意义远不止此。

棉花已经在农学成功大面积育种,单单今年的产量预计,就足以制作出一批棉衣送往前线。

用棉花纺线织布的试验由农学牵头、工部参与,也取得了成功,比照珍妮机对大唐现有织机的改良也已经完成,今年不说了,到了明年棉花种植铺开之后,棉线棉布将会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等到那时候,先行一步的梁家庄拥有规模庞大的纺织作坊,拥有大批技术熟练的纺织女工,竞争优势不是一星半点!

这年头的人都相对淳朴,但凡领先一年,梁宝玉就敢打出老字号的招牌,旁人哪怕不服气,也得捏着鼻子认!

只要这一步走成了,往后几十年,老梁家在钱财方面就能高枕无忧!

只能说,裴英那小子做财主的愿望,两年内必能实现!

“这就是你小子玩了命的祸祸钱粮的原因?”

李二陛下都听呆住了,不是,你一个未成年的纨绔,堂堂长安三害之首,这么早就开始谋划家族几十年后的产业布局了吗?

“陛下,怎么能叫祸祸钱粮呢?这可是商业布局啊!”

梁宝玉开始怀疑皇帝的商业眼光,“钱粮钱粮,花出去的才叫钱,吃进肚子里的才叫粮!我手里有钱存着不花,我不是傻吗?”

“还有这种说法?那勤俭持家之道……”

“不能说错,但格局太小。”

“仔细说说。”

“陛下,想必您也知道,这满大唐的土财主都喜欢把银钱埋进地窖里发霉,市面上甚至因此出现了钱荒,在微臣看来,这些人愚蠢如猪!

钱的特质就是流通,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转在不同人手里的那叫钱,埋在地下的那只能叫废铜烂铁!”

“好像有些道理,但朕感觉你说的不清不楚……不对,你小子好些话没说出来!如此,朕就给你个机会,把你这套关于银钱的说法写出来,整理全乎……若是写的好,朕就算你又立一次大功!”

梁宝玉:……好吧,写书总比趴在太极殿顶上挨雷劈轻松。

可是当梁宝玉一开始动笔,就发现这个坑有多深!

唐代人对于经济的看法十分片面,其他人还好说,随便抛出些后世的先进理念唬住即可,但李二不行!

他是皇帝,他的思想和观念,影响着整个大唐!

梁宝玉几易其稿,最后在贡纸上用炭条写下了《国富论》这个标题……<!--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