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身经百战胸怀志(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出宁远至锦州,约有二百里左右的路程。若以明代军队急行军的速度来计算,最快约三日便可以抵达。\u3000\u3000但是,在大明朝的军事制度中,对于行军那是有着明文规定的:\u3000\u3000——“凡军马行于道,当以十五里而齐整休,三十里而食干粮,七十里而就宿寝。”\u3000\u3000即便是大明边军铁骑这样一支称得上是精锐的骑兵部队,要想在急速行军之余还能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或者希望尽快到达目的地时,掉队落下的士兵人数不要达到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地步,那么每日乃至每时的行军速度,就必须严格遵照《大明行军条例》来行事。\u3000\u3000更何况,尤世禄部还是带着火器与辎重的。\u3000\u3000毕竟,抛开武侠小说中的天马行空,或者历史爽文中的无限畅想,冷兵器时代,骑兵的作用其实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此时的大明边军将领都还算是比较务实的军事指挥官,他们清醒的认知着——战争的主角还是步兵。\u3000\u3000此时,骑兵的作用大致有三:一为,击便寇;二乃,绝粮道;三则是,阵战之中奇袭敌军侧翼。\u3000\u3000虽然在实际交战中,对于骑兵的运用可以更加灵活多变;虽然大明边军这样的骑兵精英部队也常常自命不凡。\u3000\u3000但是,边军将领们同时也是能认清骑兵的局限性的。他们之所以敢自信满满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认为边军铁骑部队是现今明军中的一支优秀精骑部队,同时,他们亦是认为边军战士们同样也是优秀的步兵军团!\u3000\u3000经过严格的边关训练,大明所有的骑兵将士,同样也要接受专业的步兵军事训练!甚至于,边军阵中,还配有专门的火器营和火铳手。\u3000\u3000所以,对于大明边军而言——战马之上,其乃骑兵;下得马来,便为步兵!\u3000\u3000毕竟,后金将帅们那敦厚的铠甲和头盔,仅仅用战马的牙齿,那是不可能咬开的——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汗血宝马,它们也都只不过是食草动物而已。\u3000\u3000因此,尽管尤世禄迷之自信的认为此番他定能率领四千大明边关精骑奇袭成功,甚至直捣黄龙——取下皇太极的首级!\u3000\u3000但是,他毕竟还没有猖狂到犯兵家大忌之地步。\u3000\u3000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孙子吴起列传》中的那句兵家至理名言——“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u3000\u3000这句话用来形容这支大明边关铁骑可以说是准确无误了,至少道理是不会错的。\u3000\u3000身经百战的尤世禄,他在数以百计、千计的军事演习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u3000\u3000当一昼夜疾行达到八十里以上时,既便是大明边军这样的精锐,掉队的士兵至少也会占到三分之一,即使跟上的士兵们,亦是人马皆疲劳。最致命的是,你很难再看到骑兵阵型的存在。\u3000\u3000除非真正完美的做到出其不意,在敌人根本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之下,否则无论是半路伏击还是出奇制胜,等待这只军队的——终将是战败而亡的命运。\u3000\u3000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u3000\u3000此番,尤世禄自告奋勇的领此军令,并且以鲜红之血书立下军令状,其目的便是想率这大明精骑奇袭后金,与后金酋首皇太极决一死战!\u3000\u3000以其堂堂正正之大明王者师,击败成名已久的“后金八旗铁骑”,对于许多大明将领来说,那是梦寐以求、难以抗拒的诱惑!\u3000\u3000为了准备与这后金八旗铁骑的决战,尤世禄绝不允许自己的军队在到达锦州之前,便已丧失大半战斗力了。\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