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秋泊词之人间每览倍思忖》(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人间每览倍思忖,故地重回处处新。\u3000\u3000素香漫匌,毳茸密着,璇花唇叶。形如罗勒,味似薄荷,乃荆芥棵。\u3000\u3000犹忆记、春食荠藜榆钱楮,更忆记、春食苣荬蛤蟆苜。微苦。\u3000\u3000槐椿偶然倾慕,苋葵亦难嫌恶,野蔬今爱是“假苏”。清热。\u3000\u3000渐解蒸云烓日天,气温烈如火;渐来烟雬聚低穹,晚霭秋凉泊。\u3000\u3000巽风悠悠破胧月,蠰蝉拚却愈喈喈,欢短怎消歇?\u3000\u3000生性最怕孤且且,渐少又如何。恣意纵情谣歌,直待与叶飘落,似昨。\u3000\u3000——《秋泊词之人间每览倍思忖》\u3000\u3000备注:《阜阳人的荆芥情结》——多数时候,荆芥对阜阳人来说,已经不单单是一株植物,而是家乡的借代,是乡愁的具象。阜阳人嗜食荆芥的渊源由来许久,到如今,早已是“无荆芥不欢欣”。\u3000\u3000荆芥植株,又名“假苏”,开穗塔状白花,唇叶,伴有细软微毛,外形如罗勒,气味似薄荷,在春季谷雨前后播种,夏季掐头食用,枯于暮秋时分。\u3000\u3000而荆芥的吃法,大抵以生吃为主,以刚探出的雏茎为最。每年夏日伊始,嘴馋的阜阳人便在自家菜畦或苗圃里,掐着一片片黄绿色的、散发着浓烈香味的、尚是鲜嫩的荆芥梢头,然后将采摘好的荆芥头洗净,放置盘子中,或辅以其他食材,或孤单自成一碟,便成了一顿顿能清热解毒的药膳。\u3000\u3000而荆芥这种植株,在经过人们这种“残暴”的采摘之后,不仅不会枯萎,反而还会刺激着植株在伤损处分蘖而生,形成多个头茎,显得整体更加旺盛茂密。\u3000\u3000当然了,若偶尔勤奋点,在夏日早起一些,去吃个早餐,人们能见到清晨街边的包子铺里,店家颇有仪式感的料理着地道名吃“(sa)汤”——在一个空碗里打上一颗金灿灿的新鲜鸡蛋,浇上久熬的骨肉渐融了的老母鸡汤,然后铺上几丝脱水的缱绻在一起的紫菜干,顺撒上冒着腥香的干瘪小虾米,最后盖上翠碧色的迸发出类似薄荷香味的荆芥嫩莛(几片香菜亦可)。\u3000\u3000亦或者,在焦熬烁石的午间天气里,因嫌热不想自做饭,怕热的人们可以前往“格拉条”店里,去享受用凉水氽过之后的,拌有小半碗脂香四溢的浓稠芝麻酱,以及佐以丰富的大豆芽或小豆芽和撒上好几片荆芥嫩茎的,滑溜冰凉的,久负盛名的,用精面轧成的粗线状的,阜城美食格拉条。\u3000\u3000当然了,若这样还是不解渴的话,可以再让老板拍上一两三根绿莹莹的甘甜多水的黄瓜,捣点剥去苞衣的娇滑黄白蒜泥,掐几捻刚从枝茎露出不久的鲜嫩馥郁的荆芥头子,淋漓几滴沁鼻的却让人回味无穷的芥末香油,就成了一道酥爽可口的消热解暑的夏日凉飨。\u3000\u3000甚至,在夏季会逢阴雨天气,凉意初生,气温骤降,怕冷的人们还可以前去被冠为“天下第一面”的太和板面馆里,去食用热气腾腾的,面质紧致劲道的,浇有混合着朝天椒、茴香等香料做成的又辣又香的有零散几小块羊肉的臊子汤,以及面间藏有两三叶四季小白菜,而面上露着好几片薄荷香味的荆芥的羊肉板面,若再就着卤鸡爪、卤蛋以及麻辣豆腐干食用,那滋味,别提多爽了。\u3000\u3000荆芥这种植物,对于阜阳人来说,记忆深刻,影响深重,以至于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阜城美食的最佳的味道搭配当属荆芥(仅从夏秋时令来说)。所以每年的炎炎夏日间,飒飒秋凉时,无论从阜城街角的卖着凉菜肉食的小吃车里,还是从街边的本地饭馆里,都能见到阜城店主豪爽的往食客所购的凉菜里,塞着散发着特殊香氛的荆芥的景象。\u3000\u3000当然了,也因为世代阜阳人都与荆芥结下了不解情缘,所以荆芥这种植物,便成为了一代代远在天涯海角的阜阳人,沟通家乡的无声情物,而这千百年间的特殊情结,亦融入了一代代阜城人的骨血当中,成为了无数阜城人乡愁:每当阜城人背井离乡在外谋生之时,在天气熇熇的夏秋之季,最让身处异地的他们念念不忘的,以及最能排解他们乡愁的食物(之一)当属荆芥了,所以有些需要长期在外而归家不得的阜阳老乡,都会让自家亲戚寄点荆芥种子,然后春自育夏自收秋留种,每次掐几片鲜嫩茎叶下饭,为的,不仅是消解自身的馋意,还有提醒着自己,不要忘记家乡自己的根柢吧...\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