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赶考路上(2 / 2)

加入书签

路上,船行走还算顺利。

到了扬州府,刘安江提出在扬州府住上一晚。船家就住在船上,刘安江反正可以住“驿站”,那里凭“火牌”和“浮漂”吃住都不需要花钱。

扬州府驿站位于扬州府江都县广陵,这里,毗邻长江,水上交通便利。是水上北上交通要冲。

余寒渐渐退去,河边的柳树吐出了新芽,芦笋也从杂草中钻出来放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打扮得青青翠翠。

夜幕降临,远处的灯光像远飞的萤火虫,忽闪忽闪地越来越昏暗,整个城市像笼罩在梦幻中。扬州,这古老的城市,开始宁息。她安静地躺在运河的怀抱里,像银色河床中的一朵睡莲。

刘安江想舒展一下心境。准备独自去院子里迈步。路过前台,只见一位读书人背着箱笼正在和伙计对话:请问贵处,有否同去京城的客家,在下有意相约同行。

伙计微笑着道:应该有一位,是才息此地,是否已有相约,奴家不得而知。

刘安江听到他们对话,相约进京赶考那是经常的事。一来,合租交通工具,路费可以省了不少,再者,路上也可互相有个照应。他看看来着被自己年长,于是凑上前去。道:这位仁兄,是进京赶考?

对方回答:正是。在下有意相约。

刘安江笑道:小弟也是。请问仁兄尊姓大名。

对方笑着道:在下通州人士,张謇便是。

刘安江笑道:小弟刘安江,湖州府归安县南浔人士。同是进京应考。且小弟已唤舵船,若仁兄不嫌弃,可以相伴同行。

张謇笑道:那是求之不得之事。反正船费我俩平摊。

刘安江笑道:仁兄此话就不中听了,小弟怎能要您平摊船费之事?

张謇道:那是理应之事。

刘安江笑道:那您陪伴小弟同行,小弟还得付您工钿不成?

俩人哈哈大笑。

最后刘安江又道:看来仁兄还未进餐,请仁兄先安顿之后,小弟陪您小酌一杯。

张謇笑道:那也使得。

......

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谈谈的遮住月光,田野上,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入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春光。

“驿站”院子里的石榴树底下,刘安江和张謇相对而坐,他们把酒而欢,笑谈风声。

张謇笑者问道:贤弟,归安县理应知道通奉大夫刘镛之人也。

刘安江笑道:不知仁兄问他做甚?

张謇笑道:此人赈灾济贫、行善积德,又在吾通州围海造田百顷,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刘安江笑道:刘镛那是小弟之家父。

张謇站起来双手作揖笑道:幸会幸会,有其父必有其子。难怪贤弟如此之厚道。

刘安江笑道:乃仁兄过奖了。有些乃是为人基本之理。

俩人谈谈说说,不觉已到了月亮西斜。明日还得继续赶路,就此,入寝休息。<!--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