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节目开始制作(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 “方总策划的方案太好了!”

“羽神真的是有才华啊!”

“这得在脑海里推演多少遍,才能在现场如此轻松流畅地给我们指导节目进程。”

他的传奇经历,让人啧啧称奇。

在东山台早就不知道被传了多少遍。

看向方羽的眼神,也满是崇拜、向往、钦佩不已。

经过方羽点拨之后,工作人员都茅塞顿开的样子、

方羽凭借《奇葩说》详实有趣的策划方案,第一天就征服了综艺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在综艺频道开了一个好头,堪称天胡开局。

也不怪这些人如此夸张,当综艺组有了方羽这个“靠山”之后。

一切工作推进流程都变得十分流畅顺利,往常难以决策的问题,再也不用担心了。方羽总能提出合适的建议,并勇于承担排板责任。

平常需要整个节目组一周才能决定的事情,在方羽的带领下,只需要两三天天就能搞定,尽显“作弊者”的变态之处。

而综艺工作其他进度也很快,主要多亏了节目组有钱。

方羽可是他的得力战将,也是他紧急调来的“救火队员”。

面对这次突发情况,预算更不能少了了。

再加上这次的情况,和之前拍摄《跑男》的情况也不一样了。

方羽也不再是寂寂无名的制片人了,有了代表作的光环加持,就连帮方羽申请经费的时候,孙杰的腰杆也能硬了起来。

为了能让方羽这次能够不再束手束脚,这次的综艺节目预算,可是孙杰咬着牙往上报的。

方羽在确定了《奇葩说》的节目规划之后,直接向制作中心,提交了每集八十万的高额制作费用。

真的已经很高了!

这可不是明星“650一天的伙食费”。

一个综艺节目的制作费用动辄就能达到“上亿元”的综艺时代。

毕竟《奇葩说》节目的亮点还是在于辩手。

除了三位常驻导师之外,方羽并不打算请多少明星。

就拿前世知名亲子类节目《爸爸哪里去了》来说,通常投资一个亿的节目,大概有六七千万花要在明星身上。

明星的费用基本是,综艺节目里最大头的支出。

而在《奇葩说》里,方羽最多只找一些有观众缘的明星客串一下即可。

一个明星一天时间下来,就能出演好几场,不像拍摄电视剧那样,需要占用明星太长时间的档期,邀约费用自然也就下来了。

既不需要请人气嘉宾,也不需要过多的辅助人员,这样节目制作费用就比较可控,扣除了前期的摄影棚内布景费用,一般三四十万,就足够搞定一集的拍摄费用。

这种室内节目,又不像外景节目那样。就算是外景节目的话,只要在国内进行拍摄,没有太复杂的拍摄内容,六七十万一集也足以保质保量了,虽然不一定出彩,但能保证该有的都能有了。

当要像前世《贝尔的冒险》,《伴侣行》,这种节目可以另当别论了。

这种满世界晃悠,上天下海拼命搞事情的节目,花起钱来就是无底洞了。

就拿《伴侣行》来说,不嫌事大的两口子来说。

也就他俩没生在宋朝,不然发现新大陆也就没别人什么事了。

为了环游世界,两人花了4年时间x学习准备。

两人拿下了帆船、直升机、滑翔伞等20多个证件。

旅行前几个月的准备,还包括研究破冰船、学习天体动力学、自制特斯拉线圈,在10平米的铁皮屋子中,研究真空环境下金属颗粒的燃烧特性……

工具就更不用多说了,光去南极的破冰船就得千万起步。

更别提为了旅行还买了一架飞机。

再比如他们为了保证直播的效果,他们把一辆越野车改造成了卫星直播车。

去过国外旅行的,都应该知道外国的流量有多贵。

你再想想租用的卫星信号有多贵?

这种花法,没有亿万身家,根本坚持不下来。

…………

方羽提交了预算,没用了两天就批了下来。

本想着制作中心咋不砍砍价,能留下六十万一集的预算,方羽也就心满意足了。

没想到的是八十万一集的费用丝毫没减,方羽真的有点被感动了。

毕竟制作中心的主要工作不就是卡预算,这也是他们最大的权利了。这次能这么顺利地批下预算,明显是孙杰私下使了大力气。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这道理方羽还是懂的,全力做好奇葩说就是最好的报答方式。

《奇葩说》其它方面还是比较顺利的,唯一有所遗憾的,就是还是难以凑齐《奇葩说》化学效益十足的主持天团。

不过影视制作就是妥协的艺术。

最后方羽邀请了当下比较有人气的女主持人,然后又找到了大学里颇受学生喜爱的哲学教授,最后找了一个舞台感丰富,现场经验十足的脱口秀演员来负责控场和花式口播广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