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毕业证(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国子监再怎么也算是这大宋第一学府,能去国子监教学的,那绝不是一般人,不说官职大小,但至少学问方面是能够服众的。\u3000\u3000张斐纯纯一个耳笔,真得是要啥没啥,他跑去国子监讲学,这在以前真是不敢想象的。\u3000\u3000这晏几道也是国子监出来的学生,那他当然觉得好奇,希望能回母校见识一下。\u3000\u3000就连许止倩都觉得有些好笑,等到这晏几道走后,她便是急急道:“爹爹,到时我...我也想去看看张三如何教学的。”\u3000\u3000许遵当即瞪她一眼,“胡闹。”\u3000\u3000许止倩偷偷吐了下香舌。\u3000\u3000张斐尴尬地瞄她一眼,不禁抱怨道:“这个司马学士也真是的,当初是说我去分享一下争讼的经验,他...他倒好,直接说我去讲学,这...这不是给我添麻烦吗。”\u3000\u3000许遵呵呵道:“这也是你自找得呀!”\u3000\u3000张斐错愕道:“岳父大人此话怎讲?”\u3000\u3000许遵道:“你的慈善基金会这么一闹,朝野上下,都非常关注这学问之争,但其实他们争得又不是学问,而是自己执政理念,故此是竞争地非常激烈,每天都是从垂拱殿争到政事堂,再争到制置二府条例司、审刑院、大理寺。”\u3000\u3000原本这新政一出,使得革新、保守是针锋相对,眼看一场党争风暴就要开始了,结果张斐中间一打岔,变成竞赛,而且还是教育竞赛,这可是文人之最爱。\u3000\u3000双方都开始争夺这教育资源。\u3000\u3000当然,这也跟司马光的战略布局有关,由于赵顼表现出坚定支持王安石的态度,再加上王安石坐镇京城,想要在京城进行反击,其实是很难的,随着范纯仁、苏轼的离京,这权力之争,开始聚焦于地方。\u3000\u3000但最终决策机构毕竟是在京城,也是文人必争之地,就不如在这里进行教育竞赛。\u3000\u3000谁的理念更受大家欢迎,谁将夺得未来。\u3000\u3000张斐自嘲地笑道:“所以请我去讲学?”\u3000\u3000许遵道:“据我所知,司马君实可是非常看好你的,都已经与国子监那边说过,要邀请你去当授课老师。”\u3000\u3000“等等会!”张斐面色一惊,“我可没有答应去当授课老师,我只是抽空去交流交流,仅此而已。”\u3000\u3000许遵皱眉道:“这我也不清楚。”\u3000\u3000张斐如有所思道:“不会是司马学士想拿我去当噱头,以此来吸引大家的关注吧。”\u3000\u3000许遵沉吟少许,“说不定还真是如此,他这么一说,那律学馆的确吸引到很多人的目光,到时一定会有很多人去看。”\u3000\u3000“看我笑话?”张斐补充道。\u3000\u3000许遵笑了几声,“你自己也说了,人不轻狂枉少年,既然司马君实极力举荐你,你又怕什么。”\u3000\u3000这说曹操,曹操到。\u3000\u3000司马光突然晃晃悠悠地来到张家。\u3000\u3000“张三见过司马学士。”\u3000\u3000“免礼!”\u3000\u3000司马光又向许遵拱拱手,“仲途也在啊!”\u3000\u3000许遵笑着点点头,又伸手道:“请坐!”\u3000\u3000这回别说高文茵,就连许止倩也得乖乖站在一旁。\u3000\u3000司马光坐下之后,向张斐笑道:“张三,你如今可真是不好找,老夫在外转悠了一圈,才知道你回家了。”\u3000\u3000“最近是挺忙的。”张斐讪讪一笑,又道:“可能没法去国子监分享经验。”\u3000\u3000司马光双目一瞪,“那可不行,我这边都已经定好了,就下个月初一,你就去国子监授课。”\u3000\u3000“......!”\u3000\u3000张斐郁闷道:“司马学士,我们当初商量的,可不是授课讲学,只是分享经验,我何德何能,能够去国子监讲学,这不是给找麻烦么。”\u3000\u3000司马光道:“当初是这么商定的,但是如今这律学馆的教程都是你拟定的,你若不去帮忙的话,那我也不知道从何着手,故此我已经打算任命你为我算学馆的助教。”\u3000\u3000“助教?”\u3000\u3000许遵父女异口同声道。\u3000\u3000张斐问道:“岳父大人,止倩,什么是助教?”\u3000\u3000许止倩道:“助教也算是官员,从九品下。”\u3000\u3000张斐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司马光是要借此将他拉到自己这边来。\u3000\u3000这他倒是不好拒绝,毕竟他计划就是这么定的,讪讪道:“司马学士,我好心帮你拟定教程,你这还赖.......。”\u3000\u3000司马光哼道:“我举荐你当官,这难道不是回报吗?”\u3000\u3000庶民入仕为官,怎么也得有一个过程,得一步步来,司马光就想着国子监先展现张斐的能力,然后再调去地方上。\u3000\u3000张斐也明白了过来,讪讪道:“但是我才疏学浅,只怕不能胜任这助教一职。”\u3000\u3000换个闲官让我混一混,镀一层金。\u3000\u3000这么简单的政治手段,你不明白么,国子监的老师,难度也忒大了。\u3000\u3000司马光摆摆手道:“你在韩相公、富公面前都能够侃侃而谈,还怕那些个乳臭未干的小子。”\u3000\u3000张斐登时激动道:“司马学士,我也才二十多岁,我也没有干啊!”\u3000\u3000一旁的许止倩、高文茵默默低下头去,双肩微微耸动着。\u3000\u3000“行了,行了,你就别谦虚了,我今儿来也不是找你谈这事的。”司马光摆摆手道。\u3000\u3000讲学一事,他对张斐真的是充满信心,这小子口才,他是亲身体验过的,而且范纯仁都曾受点拨,完全没有问题。\u3000\u3000我特么是谦虚么,我是怕麻烦,这学问之争,就不可能会有个结果的,我表现的好,只怕天天会有人来找理论,我若表现的不好,又会被人笑话,这老头自己就知道低调,老是让别人去高调,可恶...。\u3000\u3000张斐憋着一肚子怨言,问道:“不知司马学士找我有何指教。”\u3000\u3000司马光正色道:“我今儿找你,是想向你请教,该如何建设这律学馆。”\u3000\u3000此话一出,许遵都傻眼了。\u3000\u3000这真是一个比一个离谱。\u3000\u3000晏几道拿着晏殊的词,来找张斐讨教,这就已经难以让人理解,如今司马光又跑来找张斐请教建设学馆的事。\u3000\u3000这...。\u3000\u3000许止倩都憋不住了,“司马叔父,张三他自己都没有上过什么学,又如何懂得学馆的建设。”\u3000\u3000分享一下争讼技巧,这倒是还说得过去,学馆建设也找张斐。\u3000\u3000离谱的有些过分了。\u3000\u3000司马光呵呵道:“倩儿,你未免也太小瞧你未来的夫君了,这律学馆的教程,可都是你夫君拟定得,他如何不懂。”\u3000\u3000说着,他又看向张斐,“张三,你说是么?”\u3000\u3000张斐干笑几声,“司马学士,当时我就说了,这教程是按照我争讼的经验所拟定,但学馆建设,我可没有什么经验。”\u3000\u3000司马光呵呵道:“无妨,无妨,你就说说你的想法,我先听听,择优取之。”\u3000\u3000看来这老头是赖上我了吧。张斐有些疑惑地看着司马光。\u3000\u3000你司马光的能力,建设一个学馆,这还用去请教别人。\u3000\u3000许遵突然抚须笑了笑。\u3000\u3000司马光瞧他一眼,面露尴尬之色。\u3000\u3000张斐忙问道:“岳父大人为何发笑?”\u3000\u3000“没什么。”\u3000\u3000许遵摇摇头。\u3000\u3000司马光尴尬道:“到底还是没有瞒过仲途啊!”\u3000\u3000说着,他又向张斐道:“不瞒你说,王介甫为那算学馆设有三舍法,但我不想与他一样。”\u3000\u3000王安石早就在考虑教育改革,故此这算学馆刚刚被批准,他马上就祭出自己三舍法,并且还绕开科举取士。\u3000\u3000这逼得司马光也只能这么干,但司马光又没有一个具体计划,他的教育改革还是继承范仲淹的思路,重实务。\u3000\u3000但问题在于,范仲淹并没有想绕开科举取士。\u3000\u3000这思来想去,如果要绕开科举,这三舍法好像确实非常不错,但他又不想去学王安石,不仅仅是他,保守派中很多人都不愿意。\u3000\u3000这本来就存在竞争关系,你这方法都是直接用对方得,这不是输在起点吗。\u3000\u3000司马光突然想到,张斐拟定教程非常新颖,也与他理念吻合,何不来问问他的意见。\u3000\u3000张斐这才反应过来,可仔细一想,王安石的三舍法,就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制度,再简单一点说,那就是大学三年教育,并且使得学院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已经是非常超越时代的观念。让他来想,他也是这个套路,最多就是将三年变成四年。\u3000\u3000但张斐还真是在仔细考虑,因为教育对于他而言,也是至关重要。\u3000\u3000他弄这慈善基金会,目的也是为渗透教育,而不是在为他人做嫁衣。\u3000\u3000司马光也没有打扰他,而是在旁静静等待着。\u3000\u3000过得好一会儿,张斐突然道:“根据王学士的三舍法,这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u3000\u3000司马光点点头,“正是如此。”\u3000\u3000张斐问道:“为何这人数会逐步递减?”\u3000\u3000都不等司马光开口,许止倩就道:“如此才能选出天才为国效力。”\u3000\u3000司马光点点头:“止倩说得对。”\u3000\u3000张斐就问道:“那么根据三舍法,最终入朝为官的,最多也就一百人,剩余的一千九百人干嘛去?”\u3000\u3000司马光捋了捋胡须道:“自然还是继续努力,就如同科举一样,一次考不上,就回去继续苦读,然后再考。”\u3000\u3000张斐道:“那如果一直都考不上呢?”\u3000\u3000“那...。”\u3000\u3000司马光讪讪道:“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u3000\u3000张斐立刻道:“然而,事实就是大部分人都考不上,这些人都将被淘汰。可见王学士的三舍法,虽然大开入口之门,也就是针对庶民开放国子监,但并未改变出口,还是过于狭隘啊。如果司马学士想要超越三舍法,就必须大开出口之门。”\u3000\u3000【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u3000\u3000许遵皱眉道:“如今朝中本就出现冗官现象,若还大开出口之门,岂不是会进一步加重冗官的现象。”\u3000\u3000张斐笑道:“岳父大人此言差矣,常言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我朝教育往往就只负责达则兼济天下,至于穷则独善其身,就全凭自我修养和奋斗,教育不给于任何支持。”\u3000\u3000司马光听得也湖涂了,“穷则独善其身,本就应凭借自我修养和奋斗,不然何谓独善?”\u3000\u3000张斐摇摇头道:“但是教育可以给予独善其身支持。”\u3000\u3000司马光问道:“教育如何给予独善其身支持?”\u3000\u3000“毕业证。”\u3000\u3000“毕业证?”\u3000\u3000司马光双目一睁,是一头雾水。\u3000\u3000“正是如此。”\u3000\u3000张斐点点头,道:“但凡学业合格者,一律发放毕业证,至于入仕与否,则在于自己的选择,国子监可以在此,再设一道考试,愿意入仕,则参与考试,合格者,将入仕为官。”\u3000\u3000许止倩好奇道:“可谁不想入仕为官?”\u3000\u3000“我啊!”\u3000\u3000张斐道。\u3000\u3000“......!”\u3000\u3000许止倩无言以对。\u3000\u3000这真是铁一般的事实。\u3000\u3000张斐又道:“虽然如我这种人,是非常非常少的,但是朝廷也只能容纳那么多人,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无法入朝为官。可话又说回来,不入朝为官,就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吗?亦非如此。\u3000\u3000他们可以成为大耳笔,赚得腰缠万贯,也可以成为法律援助,为民请命,甚至可以去警署做事,是可以从其它地方实现自我价值,如果人人都能够独善其身,国家便也能够长治久安。\u3000\u3000而毕业证的作用,就是他们的学历和能力的证明,让他们可以更加从容的独善其身,更加自由的择业,得到大家的认可。\u3000\u3000从而做到人才疏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又能从侧面缓解冗官的现象。”\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