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无坚不摧的武器(求订阅)(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u3000\u3000杭州城外,宝石山下。\u3000\u3000李医和杭州刺史等人正站在地头上,双眼放光地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耕作场面。\u3000\u3000这是一片位于李医封地内的、面积巨大的水田,足有百亩之多。\u3000\u3000此时,上百名老百姓正在这片水田里插秧,每个人都干劲十足。\u3000\u3000水田里已扔满了扎成捆的秧苗,东一撮,西一撮的,倔强地矗立在水田中。\u3000\u3000与此同时,十几辆牛车正从杭州城的方向驶来。\u3000\u3000那些牛车上都装满了绿油油的水稻秧苗,看着就非常喜人。\u3000\u3000在城中育苗大棚里培育的杂交水稻秧苗,已长到大约十厘米高,是时候移栽了。\u3000\u3000于是李医决定,将这些价值万金的水稻秧苗进行移栽,悉数移栽到了这片水田里。\u3000\u3000这片水田是他精心挑选出来,位于自己的封地内,离西湖不远,水源丰富。\u3000\u3000其地势又比西湖高一点,不用担心洪涝。\u3000\u3000而且这片水田距离杭州城也不远,便于随时过来查看情况及照顾。\u3000\u3000在进行插秧之前,这片水田被精心整饬过一番,而且施了很多肥料。\u3000\u3000为确保历史上首批杂交水稻能够丰收,李医让人把从西湖挖出来的淤泥运到这里,在水田里铺了厚厚一层。\u3000\u3000这么一番操作下来,现在的这片水田,已经变成杭州境内最肥沃的一片土地,无出其右者。\u3000\u3000这里忙的热火朝天的同时,在杭州其它地方、在苏州和湖州、以及无锡等等地方。\u3000\u3000那些来自汉中的高产稻种培育出的秧苗,也已开始插秧,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u3000\u3000所有分到高产稻种的百姓,都激动不已,并充满干劲。\u3000\u3000人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发现,这些高产稻种培育出的秧苗更加茁壮,更有生命力!\u3000\u3000相比那些普通稻种的秧苗,这些高产稻种的秧苗好了太多!\u3000\u3000这意味着什么,每个农民都非常清楚。\u3000\u3000这意味着更高的产量,意味着更多沉甸甸的粮食,也意味着更高的收入和更大的希望!\u3000\u3000此外,在汉中、在岭南、在巴蜀大地、在江南其它地方等等。\u3000\u3000几乎所有水稻产地,老百姓们都在田间地头忙碌着,都在一块块水田里插秧。\u3000\u3000虽然并非所有人都分到了高产稻种,但很多农民都学到了新的、更先进的生产技术!\u3000\u3000具备一年两熟条件的所有地区,都有一部分百姓采用这种新生产技术,在进行生产!\u3000\u3000仅此一点,就能增收很多粮食。\u3000\u3000除此之外,一些新作物也在迅速普及,扩大种植范围。\u3000\u3000在广袤的关中大地上,土豆和红薯的种植面积已变得越来越大。\u3000\u3000用不了多久,这两种能够充当粮食的蔬菜,就能迅速推广普及到全国范围。\u3000\u3000李医带到杭州的辣椒和西红柿等新作物,则早已完成育苗和移栽,正在各个温棚和田地里茁壮成长。\u3000\u3000说话间,运送水稻秧苗的车队已来到地头。\u3000\u3000看着牛车上那些茁壮的秧苗,杭州刺史激动不已地说道:\u3000\u3000“公子,这绝对是我所看到最粗壮的水稻秧苗,就连其余那些高产稻种培育出的秧苗也比不上!”\u3000\u3000“这样的秧苗,一定能结出天下最好的水稻,产量必定非常惊人”\u3000\u3000“公子发明的这种育苗技术、以及插秧技术,都非常惊人,值得向整个大唐推广开来!”\u3000\u3000李医转头看了看杭州刺史,然后微笑着说道:\u3000\u3000“没错,陈大人,这的确是天下最好的水稻秧苗”\u3000\u3000“用不了几个月,它们就能结出天下最好的水稻,带给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u3000\u3000“届时,这种高产水稻就可以大范围推广了!”\u3000\u3000“与之相应的各种新生产技术,也将迅速推广,以改变大唐农业的现状!”\u3000\u3000听到这话,现场只能都用力点了点头,每个人都满怀期待。\u3000\u3000随后,那些装在牛车上的水稻秧苗被相继卸下,然后又被老百姓们一一插在了这片水田里。\u3000\u3000很快,水田里已是绿油油一片。\u3000\u3000就在此时,杭州通判突然骑着马疾驰而来。\u3000\u3000来到近前,这家伙立刻飞身下马,激动不已地说道:\u3000\u3000“公子,刺史大人,下官刚收到洛阳传来的快报”\u3000\u3000“陛下已率领东征大军离开洛阳,直取高句丽!”\u3000\u3000话音未落,现场就已沸腾。\u3000\u3000“啊!陛下已离开洛阳,大战在即啊!”\u3000\u3000杭州刺史直接惊呼起来。\u3000\u3000李医则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沉声说道:\u3000\u3000“刺史大人说的没错,大战在即!”\u3000\u3000“陛下率领东征大军在前方作战,咱们身处后方,就要做好后勤工作”\u3000\u3000“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生产更多粮食,以支援大军作战!”\u3000\u3000“谨遵公子教诲,吾等必兢兢业业!”\u3000\u3000众人轰然应道,并长揖到地。\u3000\u3000接下来,李医又询问了一些有关东征的详细信息。\u3000\u3000除了李世民率领主力大军从洛阳出发之外,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绩率领的先头部队,早在二十天前就已出发,只不过一直保密而已。\u3000\u3000按照时间计算,大唐东征大军的先头部队应该已抵达辽东,甚至已投入战斗,跟高句丽人展开了厮杀。\u3000\u3000此外,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率领的水军,也于七日前离港出发,从海路直扑辽东。\u3000\u3000至此,大唐东征高句丽的大战,已全面拉开帷幕。\u3000\u3000听完杭州通判的汇报,大家就开始讨论起这场东征高句丽的战争。\u3000\u3000包括杭州刺史在内的每一个人,此时都兴奋不已。\u3000\u3000这些家伙都在感慨,并感到遗憾。\u3000\u3000自己运气不好,没能参加这场东征,否则也能来个大杀四方,马上封侯。\u3000\u3000就算不能上战场厮杀,至少也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u3000\u3000聊着聊着,杭州刺史突然话锋一转。\u3000\u3000“对这场征伐高句丽之战,公子如何看待?”\u3000\u3000“东征大军需耗时多久,才能覆灭高句丽这个撮尔小国?”\u3000\u3000“众所周知,我大唐的特种部队就是由公子一手创建,而且公子还发明创造了很多新式武器及训练方法”\u3000\u3000“下官也曾听人说过,公子在军事韬略方面的造诣很深,下官很想听听公子的高见!”\u3000\u3000说这番话的同时,杭州刺史始终紧紧盯着李医,满怀期待。\u3000\u3000很显然,身为朝廷重臣的他,多多少少也听说了一些李医在军事方面的作为,甚至知道的还不少。\u3000\u3000李医看了看这家伙,随即微笑着点头说道:\u3000\u3000“对于辽东前线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不敢妄下定论”\u3000\u3000“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大唐的实力远在高句丽之上,这必是一场摧枯拉朽的战争”\u3000\u3000“但是,我大唐军队也不必执着于立刻覆灭高句丽,重创高句丽就足矣”\u3000\u3000“由于辽东的冬季苦寒无比,所以这场战事不会延续太久”\u3000\u3000“在冬季来临之前,这场战争应该就会结束,不会对我大唐造成什么负担”\u3000\u3000听到这番话,杭州刺史等人都点了点头。\u3000\u3000与此同时,大家的眼神中都多了几分钦佩。\u3000\u3000唯有杭州刺史和许别驾是例外,他们对李医的回答并不是很满意。\u3000\u3000他们知道,眼前这个十一岁的少年,在军事方面的造诣究竟有多么惊人。\u3000\u3000接着又聊了一会,李医就告了一声罪,然后向不远处的一小片水田走去。\u3000\u3000那片水田里,在一位老农的指导下,苏瑰和柳非烟她们正在学着插秧。\u3000\u3000此时的她们,都已变成一个个泥猴子,却咯咯咯地笑个不停。\u3000\u3000来到近前,李医二话没说,直接脱掉长袍和靴子,然后挽起裤脚,赤脚走进水田,也开始学着插秧!\u3000\u3000看到这一幕,现场所有人都感动不已。\u3000\u3000尤其是那些正在劳作的农夫,一个个都眼眶发热。\u3000\u3000紧接着,他们就躬下身子继续插秧,干劲比之前更足!\u3000\u3000……\u3000\u3000傍晚时分,李医才回到家里。\u3000\u3000等他洗漱完毕、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出来,刚从扬州赶回来的程伯礼,已在书房里等着他。\u3000\u3000刚一见面,这小子就激动不已地说道:\u3000\u3000“公子,我听说东征大军已离开洛阳,启程去征讨高句丽了”\u3000\u3000“接下来肯定是连番大战,伯明和业成那两个家伙眼看着又能立不少军功!”\u3000\u3000“我们要是能去辽东就好了,到时我一定要砍了泉盖苏文的狗头!”\u3000\u3000很显然,听说东征已拉开帷幕,这家伙再也坐不住了。\u3000\u3000李医看了看这家伙,然后微笑着摇头说道:\u3000\u3000“你们暂时还不能奔赴辽东参战,等时机合适,我自会给你们上阵厮杀的机会,不必着急!”\u3000\u3000“到时说不定我也会去趟辽东,去跟泉盖苏文那个逆贼算算旧账!”\u3000\u3000“在去辽东之前,咱们还有一些事情要做,而且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u3000\u3000“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事情甚至比去辽东参战要重要很多”\u3000\u3000“说说你这次的任务吧,完成的怎么样了?”\u3000\u3000程伯礼点了点头,随即开始介绍情况。\u3000\u3000“启禀公子,这次去扬州的途中,我去了一趟京口铁厂”\u3000\u3000“公子交给我的信件和那些图纸,我已全部转交给刘掌柜,并再三叮嘱他要保密”\u3000\u3000“遵照公子的指示,我留了四名护卫在京口铁厂,专门保护刘掌柜和那些图纸”\u3000\u3000李医赞赏地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冷声说道:\u3000\u3000“干得不错,那些火**纸和铸造方法绝对不能泄密”\u3000\u3000“谁若敢对外泄露那些火**纸和火炮铸造方法,满门抄斩,绝不容情!”\u3000\u3000程伯礼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暗自胆寒不已。\u3000\u3000同在书房内的安内侍也一样,感觉后背直冒凉气。\u3000\u3000在李医的语气中,他们都听出了一丝令人胆寒的杀气。\u3000\u3000他们知道,如果有人敢泄露那些火**纸和铸造方法,医公子手中的利剑就会立刻斩落下来,不会有丝毫犹豫。\u3000\u3000稍顿一下,程伯礼才将信将疑地问道:\u3000\u3000“公子,那些看着像大铁管子一样的火炮,真的无坚不摧吗?”\u3000\u3000“那些玩意看上去就十分笨重,移动估计非常困难”\u3000\u3000“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那些玩意又怎么杀伤敌人?”\u3000\u3000李医笑了笑,自信满满地说道:\u3000\u3000“你有这种疑问一点都不奇怪,不过没关系,你们很快就能见识到那些火炮的巨大威力!”\u3000\u3000“等京口铁厂铸造出符合规格的炮管,我就会带你们去人迹罕至的山里试炮,让你们见识一下火炮的威力”\u3000\u3000“在此之前,咱们还要制造出另外一些东西,那些东西才是火炮的灵魂!”\u3000\u3000话音未落,程伯礼已好奇地问道:\u3000\u3000“另外一些东西?那又是什么?”\u3000\u3000李医却微笑着摇了摇头。\u3000\u3000“天机不可泄露,用不了多久,你们就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u3000\u3000“说说你的另一项任务吧,完成的怎么样了?”\u3000\u3000“好的,公子”\u3000\u3000程伯礼点头应道,随即继续介绍情况。\u3000\u3000“这次到扬州,我们弄到了很多蜀黍,其中四海粮行提供的最多”\u3000\u3000“遵照公子指示,这些蜀黍都是两三年的陈粮,并没有去年的新粮!”\u3000\u3000“好在这些蜀黍并没有发霉变质,还能食用,只是很难吃罢了!”\u3000\u3000“扬州粮商正愁没法处理这些陈了两三年的粮食呢,听说公子收购,全都送了过来,价格相当低廉!”\u3000\u3000听到这种情况,李医满意地点了点头。\u3000\u3000“蜀黍越多越好,咱们来者不拒!”\u3000\u3000“有了这些陈年蜀黍,咱们就可以酿造烈酒了,并从中提炼酒精”\u3000\u3000“一旦提炼出大量酒精,我会安排人将这些酒精送去辽东,用于救治在战场上受伤的将士”\u3000\u3000“如此一来,必定能挽救很多将士的性命,让他们活下来”\u3000\u3000“除此之外,酒精还有其它很多用途,是一种很重要的物资”\u3000\u3000接下来,李医简略介绍了一下酒精的用途。\u3000\u3000就连酒糟的几种用途,他也介绍了一番。\u3000\u3000但在程伯礼耳中,却只听到了酿造烈酒这句话。\u3000\u3000李医的话音还未落下,这家伙就激动不已地说道:\u3000\u3000“公子收购大量蜀黍,原来是为酿造烈酒啊,真是太好了!”\u3000\u3000“早知如此,我就在扬州多收购一点蜀黍了,扬州粮商手里还有不少”\u3000\u3000“咱什么时候开始酿造烈酒?我已经等不及想尝尝这种烈酒的滋味”\u3000\u3000李医白了一眼这个家伙,随即没好气地说道:\u3000\u3000“酿酒作坊已经建成,随时可以开始试验酿酒,提纯酒精”\u3000\u3000“酿酒成功后,你小子当然可以尝尝,别喝死就行!”\u3000\u3000“等确定了酿造工艺,咱们再扩大作坊规模”\u3000\u3000“到时我会派人再去扬州收购陈年蜀黍,然后运到北方,直接在北方酿造烈酒”\u3000\u3000接下来,他又介绍了一下酿酒的事情。\u3000\u3000转眼的功夫,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u3000\u3000直到文绣过来通知,晚餐已准备好。\u3000\u3000他们这才结束讨论,离开书房,去餐厅吃晚饭。\u3000\u3000……\u3000\u3000仅用两天时间,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秧苗,就已全部移栽完毕。\u3000\u3000为保护这批价值连城的水稻秧苗,李医特意安排了一些封地内的百姓,分成若干小组,日夜守护着这些水稻秧苗。\u3000\u3000杭州官府同样非常重视,时不时也会派衙役过来巡视,以防有人破坏。\u3000\u3000其余那些高产水稻的秧苗,很快也已插秧完毕,全都移栽到了一块块肥沃的稻田里。\u3000\u3000完成移栽后的这些秧苗,生长情况都很好,没有出现任何水土不服的现象。\u3000\u3000这样的结果,让李医和杭州刺史等人都长出一口气,放松了许多。\u3000\u3000接下来,只要精心照料,及时拔草施肥,就可以等着丰收了。\u3000\u3000当然,前提是不发生什么天灾人祸。\u3000\u3000等丰收的那天到来,整个大唐都将会被这些杂交水稻彻底震撼。\u3000\u3000而在关中的一些地区,经过优选的一些高产小麦种子,也正在播种。\u3000\u3000等那些春小麦丰收的时候,又是一个巨大的惊喜。\u3000\u3000此外,分配到湖州和苏州、以及无锡等地的高产水稻秧苗,也在第一时间完成了移栽。\u3000\u3000跟杭州这边的情况一样,其余那些地方的官府,都非常重视这些高产水稻,同样派人守着这些宝贝一般的秧苗。\u3000\u3000大唐其它地方的百姓,也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再进行春耕和春播。\u3000\u3000整个大唐,不论南北方,不论大江南北,到处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到处都充满生机。\u3000\u3000移栽完水稻秧苗后,李医并没有立刻去酿造烈酒,制造酒精。\u3000\u3000现在已近清明,正是炒制明前龙井的最好时节,一刻都不得耽误。\u3000\u3000龙井村。\u3000\u3000李医一大早就带人赶到这里,准备亲自指导和监督炒茶师傅炒制今年的明前茶。\u3000\u3000这些炒茶师傅都出自大唐茶叶公司,而且是在李医的指导下,耗费了大量新鲜茶叶才练出一身本领。\u3000\u3000但是,李医并没有敝帚自珍的想法。\u3000\u3000为了最大限度地将采摘下来的茶叶及时制成顶级好茶,增加茶农的收入,扩大西湖龙井的产量和影响力。\u3000\u3000他准备将来自后世的一整套炒制龙井茶的技艺,悉数传授给种植龙井茶的所有茶农。\u3000\u3000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炒出更多顶级明前龙井,以免错过时节,从而造成浪费。\u3000\u3000负责教授炒茶技艺的,是大唐茶叶公司的几位炒茶师傅。\u3000\u3000炒茶的地点,则是龙井村内的一处打谷场。\u3000\u3000此时,西湖周边所有炒茶师傅都已齐聚龙井村的这个打谷场,正满眼热切地看着李医。\u3000\u3000在这个打谷场上,已架起几口大锅。\u3000\u3000早晨刚刚采下的新鲜龙井茶叶,就装在一个个竹筐里,摆在打谷场上,散发着阵阵清香。\u3000\u3000而且这些龙井茶叶都是一芽一叶,是新年第一批茶叶,也是最顶级的龙井茶。\u3000\u3000说话间,已时上午巳时。\u3000\u3000李医扫视了一下现场众多茶农和炒茶师傅,然后微笑着朗声说道:\u3000\u3000“时辰已到,咱们马上开始炒这新年第一批龙井茶”\u3000\u3000“大家可要看仔细了,好好学习这炒龙井茶的手法,千万不可疏忽”\u3000\u3000“学会这炒茶手法,你们不但能炒出最顶级的龙井茶,仅凭这炒茶手艺,你们都可以做到祖祖辈辈吃喝不愁”\u3000\u3000“所以说,你们不仅是在给自己学艺,也是在给子孙后代学艺,让他们有一技傍身”\u3000\u3000话音未落,现场所有茶农和炒茶师傅都已跪在地上,纷纷磕头谢恩。\u3000\u3000“谢公子传艺之恩,吾等草民将永志不忘!”\u3000\u3000李医上前几步,将距离最近的几位茶农搀扶了起来。\u3000\u3000“大家不必多礼,好好学艺就是”\u3000\u3000“只要你们炒出好茶叶,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就心满意足了”\u3000\u3000现场所有茶农和炒茶师傅都用力点了点头,每个人都感动的热泪盈眶。\u3000\u3000随后,李医就示意几位炒茶师傅,开始炒制这明前龙井。\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