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真有这种好事儿?(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他们这次出海的距离并不远,都抓到了这么多的鱼,要是带上充足的淡水还要食物往深海去,肯定还能抓到更多的鱼。\u3000\u3000当然,随便就能捕捞这么多的鱼,也是南疆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好,从未有人类进行的大面积撒网的原因。\u3000\u3000原本以为只有一万斤左右,经过大概计算后,竟然有整整五万斤的海鲜!\u3000\u3000他们总人口不到二十万,仅仅一艘船就捕捞了这么多的海鲜,今天晚上每个人都能吃上几条或者几只大虾,大家立马欢呼起来,也坚定了,多造几艘渔船的计划。\u3000\u3000虽然能抓到很多的鱼,但这渔船还是有一点儿问题。\u3000\u3000卸货十分的不方便,打捞的时候,因为网到的鱼太多,海浪打上来,还差点儿翻船,十分危险。\u3000\u3000除此之外,渔船的行进速度也有点缓慢,若是遇到大浪暴雨雷电天气,很有可能不能及时返航。\u3000\u3000虽说基本上每条渔船出海都有这样的风险,但船长还是如实向白梧桐汇报了船只需要改进的地方。\u3000\u3000白梧桐对造船真的一窍不通,但空间电脑上保存着人类文明的资料,为的就是防止末世后,人类文明会永远的消失。\u3000\u3000白梧桐在脑海里微微操作,就调出了比较适合这个世界的渔船图纸。\u3000\u3000其结构,以及船身运作的原理,都有详细的记载和图解。\u3000\u3000对比他们现在这艘大渔船先进很多,但以现有的技术理解,还是能够造出来的。\u3000\u3000只是,想要提升船只的航速,需要铁制造螺旋桨,还需要大量的煤或者石油作为能源。\u3000\u3000铁他们能现挖,也能慢慢,锻造就是这煤,目前还没有在南疆发现过。\u3000\u3000他们一路用的煤都是从中原运来的。\u3000\u3000虽然没有煤,但他们发现了石油。\u3000\u3000但问题又来了。\u3000\u3000挖掘石油,再运过来,路途实在遥远。\u3000\u3000若是有马路,肯定能快很多。\u3000\u3000但他们尚且还没有人手去修马路,对修马路的技术,大家也都不了解。\u3000\u3000白梧桐很想将南疆嗖一下就建好,却也心知急不来,即便是现在不改进的渔船,其实也能抓挺多鱼的。\u3000\u3000突然,她看到朵挽着面色通红的黄忠,热闹闹地看大家搬鱼,脑中灵光一闪,让人把宋本华叫了过来。\u3000\u3000宋本华被任命管理当地外族,对于白梧桐的召见,他显得很恭敬。\u3000\u3000他已经看清队伍的形势了,白梧桐才是整个队伍里的核心人物。\u3000\u3000她有手段,有心机,还有本事能完全拿捏凌王,整个队伍上下唯她是从,仿佛她才是南疆的女王。\u3000\u3000宋本华在南疆见惯了女人是族长的先例,对白梧桐统领整个队伍,也没有什么意见。\u3000\u3000只是下意识觉得白梧桐极有野心,需要谨慎对待。\u3000\u3000宋本华恭恭敬敬地行礼,把姿态放的很低。\u3000\u3000白梧桐把一匣子煤放到宋本华面前,“你在当地多年,可曾见过煤?”\u3000\u3000如果宋本华见过,就说明巴野周围也有煤矿,就不用等马路修好,才能把石油运过来改造渔船了。\u3000\u3000宋本华看清匣子里的银丝碳,当即点头,“东边沿海的一个部落,曾用碳和我们部落交换过乌金石。”\u3000\u3000此话一出,白梧桐眼睛当即亮了。\u3000\u3000她只是想起来随口一问,没想到还真有。\u3000\u3000煤可是工业发展的三大能源之一,无论是锻造铁,烧制玻璃,还是建立其他的工厂,都需要煤作为基础燃料,恰恰好,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u3000\u3000白梧桐高兴地道:“宋大人可否带人前往这个部落?”\u3000\u3000部落肯定不甘心把煤矿交出来,白梧桐打算先礼后兵,若那个部落不同意加入他们逍遥城,就只能按照当地人的老规矩,争夺他们的地盘,将他们驱赶走了。\u3000\u3000宋本业秒懂白梧桐的意思,他跪下道:“臣愿前往。”\u3000\u3000宋本业能去自然最好,毕竟他可是唯一一个掌握当地多种语言的翻译。\u3000\u3000白梧桐让宋本业带了两千人,又给了他很多当地人喜欢的绫罗绸缎棉衣棉布瓷器等等,让他带着先去谈判。\u3000\u3000宋本业沿海岸线一直都走,从日出走到日落,终于看到了这个部落。\u3000\u3000部落的族长阿弥一看他带着这么多的人,顿时召集了部落所有的青壮年,对抗宋本业。\u3000\u3000这个部落比朵他们的部落要大一点儿,大概有七八百人。\u3000\u3000但宋本业带了整整俩千人,就算他们所有人一起上,对上训练有素的士兵,也无疑是以卵击石。\u3000\u3000族长阿弥愤怒地道:“你为什么要带这些中原人来这里?”\u3000\u3000他约摸十七八岁,身长体长,一头栗色的长卷发,宝蓝色的眼睛,如大海般闪耀。\u3000\u3000宋本华捧着华丽的丝绸道:“我们不是来抢地盘,而且来邀请你们加入我们的。”\u3000\u3000阿弥怎么可能信,手里的武器举的更高了,“我们誓死不会做奴隶!”\u3000\u3000宋本华也不急,让人把带来的东西摆放在地,“我们部落加入逍遥城,没有一个人是奴隶,不信,你可以去看看。”\u3000\u3000阿弥半信半疑,身后的族人看着这么多精致的布匹陶瓷东西,眼里都射出了激光。\u3000\u3000宋本华又道:“我们真要让你们当奴隶,你们还能安然无恙的站在这里?”\u3000\u3000阿弥打量宋本华他们,的确,凭借他们精良的装备,两千个人直接就能把他们部落碾平了。\u3000\u3000他蹙眉道:“为什么要我们加入?你们不想要我们的地盘?”\u3000\u3000宋本华温和笑道:“我们不会要你们的地盘,加入我们逍遥城,你照旧是族长,我们还能为你们修房子,教你们种地,给你们治病。”\u3000\u3000阿弥眼睛瞪大,明明能干掉他们,却还这么费心给他们安排一切,他不觉得天下会有这么好的好事儿。\u3000\u3000果然,就听宋本华道:“你们只需要配合我们开采煤就可以。”\u3000\u3000阿弥突然变了脸色,“你们想让我们一直挖煤?”\u3000\u3000守不住地盘交出煤,他不觉得有什么,但让他们一直挖煤,这和奴隶又有什么区别。\u3000\u3000宋本华摇摇头,“开采煤矿吵闹,到时候周围的猎物都会被惊跑,你们想一直留在这里,就不要介意,若你们想搬到逍遥城去,也可以,我们会派专人来挖煤,若是你们想挖煤,也能得到月钱。”\u3000\u3000阿弥一懵,“什么是月钱?”\u3000\u3000宋本华笑道:“你们主动想去挖矿就能得到中原人的银子,这个银子就能换到我手里的绸缎,陶瓷,茶叶等等。”\u3000\u3000阿弥眼睛突然睁大,听起来好像还挺不错。\u3000\u3000他再三确认:“真的有这种好事儿?”\u3000\u3000宋本业笑意更深,“我没有必要骗你,何况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u3000\u3000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u3000\u3000“沈兄!”\u3000\u3000“嗯!”\u3000\u3000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u3000\u3000但不管是谁。\u3000\u3000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u3000\u3000对此。\u3000\u3000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u3000\u3000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u3000\u3000可以说。\u3000\u3000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u3000\u3000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u3000\u3000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u3000\u3000镇魔司很大。\u3000\u3000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u3000\u3000沈长青属于后者。\u3000\u3000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u3000\u3000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u3000\u3000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u3000\u3000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u3000\u3000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u3000\u3000拥有前身的记忆。\u3000\u3000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u3000\u3000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u3000\u3000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u3000\u3000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u3000\u3000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u3000\u3000进入阁楼。\u3000\u3000环境便是徒然一变。\u3000\u3000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u3000\u3000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u3000\u3000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u3000\u3000新船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农门逃荒:末世大佬有空间更新,第355章真有这种好事儿?免费阅读。https://\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