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招募勇士三千(2 / 2)

加入书签

高句丽灭亡,那坑定会有很多的财富,用这些来安慰和弥补各大家族,然后实行土地国有制。

这样一来,大家都挣到了钱,而且还不用动刀兵,天下太平。

“这么一来,各大家族照顾了,百姓也有了自己的土地,整个大唐都将改头换面,从此将会长盛不衰!!”

“没错,陛下一定是打的这个主意!!”长孙无忌点了点头,扫过一众人。

“陛下,好深的谋算啊!!”

“是啊,是啊,我以前怎么没感觉陛下有这等谋略?”

长孙冲赶忙起身打断了众人的议论和感叹,问着长孙无忌道。

“所以,父亲想撑着土地国有制实行之前将土地给卖掉,这样实行的时候就没有太多的损失?”

“孺子可教~”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并且将土地换成粮食,捐给商会,将来得到的战利品一定会更多!!”

“快,快还在等什么,赶紧联系人,将家里多余的田地给卖出去,赶紧换取粮食。”

听完长孙无忌的分析,众人总算是明白了长孙无忌为什么要卖地换粮,捐给商会了。

“对了,商会要多少粮食?”

长孙无忌手顿了一下,想了想说道:“似乎第一批是二十万石。”

“二十万石?这么点怎么够分啊!”

“怎么也得凑齐一百万石!!”

“要不你去谏言一番?”

二十万石,那就是两千万斤的粮食。

四万人,假设一人一斤粮食,那一天就消耗四万斤

两千万斤足足能够支撑五百天。

这场仗压根持续不了这么久,说不定打到对方投降的可能还不如战舰建造的时间长。

“哪要得了这么多的粮食!!”

想到这,长孙无忌嘴角不停抽搐刚才一个个都好像是炸了毛一样。

现在个个嚷嚷着粮食可能不够,还让自己谏言。

这也太真实了……

类似的一幕,发生在各个家族。

毕竟,长安县试点的事大家都清楚,而这一次显然是将高句丽当作试点,一旦实行成功就能推广大唐。

这个套路大家都清楚。

很快,无数家族闻风而动,不少人都暗中低价出售自家的田地换取粮食,拜访东宫。

——————

次日,长安城门口,一张昭告天下书贴在了城墙上,来来往往的人皆是好奇的看着不明所以。

“这上面写着什么啊!”

“不知道,有没有识字的念念?”

“谁识字?”

“我,让我看看!”一个儒生模样的人挤到了人群的最前面,扫过一眼,开口念了起来。

【北有蛮夷,名高句丽,狼子野心,猖狂至极,不敬大唐,不尊天子,其心可诛,其罪该诛。

其非人也,虐待汉俘,闻这伤心,听着落泪,为亲人团聚,为家人团圆,为救友邦新罗···

往日仇恨,今日羞辱,当以清算,一并奉还。

故陛下亲征,欲取平壤,灭高句丽,将其疆土纳为唐土,将其国度命为高丽,自此为唐土一道,名曰高丽道。

今招募三千,骁勇善战,勇猛之士,随陛下一同亲征高句丽···

“二十年了,足足二十年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欧说道。

“招募勇猛,以一敌百骁勇善战之士,这说的不就是我!”一个壮硕的汉子摸着自己满嘴胡渣说道。

“快,我等赶快取报名,只有三千勇士,不可错过此等良机!!”

“母亲,此行儿一定会将父亲给带回来的!!”

“平壤?那可是高句丽的国都!!”

有了昭告书,再加上报纸,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长安,并且不断向其他地区蔓延过去。

与此同时。

坟地之中,一个身形挺拔,雄壮威风的人正愁眉苦脸的看着面前的墓碑。

只见他鼻直口方,唇红齿白,眉目间威风凛凛,端的是帅气逼人。

只不过此时,他眉头紧蹙,长叹一口气到:“哎~儿不孝,竟无钱迁坟···”

正在这时,一个女子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对着他说到:“夫君,又在为迁坟之事烦恼?”

“哎,家中贫寒,事业未成,枉我七尺男儿,竟连迁坟的钱都没有。”

说着,他面色惭愧转头对着女子说道:“还得连累妻子共同受苦!”

“夫君何必介怀,今妾身听闻陛下亲征高句丽,招募骁勇善战之人。

夫君身负大才,武艺超群,有此良机,何不去为陛下效命?

等到功名在身,富贵之时,再迁葬也不迟。

薛仁贵听闻上前握住了柳金银的双手,大喜道:“陛下真的亲征高句丽,招募勇士三千??”

“没错~如今河东口口相传,昭告天下书也写了,怕是春耕过后便会攻打那高句丽了。”

“真乃天赐良机!!”确认了这个消息,薛仁贵一扫之前的郁闷,随即有转头看了看柳金银到。

“若是我走了,只留下你孤儿寡母···这···?”

“嗳~”柳金银一听撇过头去,有些失望的劝解道:“英雄之志,当志在四方,建功立业,名扬四海,怎能留恋温柔之乡。”

说着一把抽回了自己的手。

“好!”薛仁贵一听非但没有生气,而是感觉沉寂依旧的雄心猛然勃发,昂声到:“好男儿志在四方!!”

说着一把上前将柳金银搂紧怀中道。

“得此良妻,乃我之幸,你便在家中好好的操持家事,待我前去博取一番功名,定会光耀门楣,富贵还乡。”

“这才是我柳金银看中的人~”柳金银听着不由面露桃花,满心的欢喜到。

“嗯!”

有了柳金银的夸赞,薛仁贵不由得骄傲昂首,放开了柳金银。

接着干脆利落的跪在了墓前,恭恭敬敬的行跪拜礼。

“祖宗在上,后辈不孝,没钱迁葬,请祖宗见谅。

待我投军,建功立业,名扬四海,富贵还乡之时,定会让祖宗风光迁葬。

望祖宗保佑!!”

说吧,薛仁贵立即起身,转头对着柳氏说道:“走回去收拾行囊。”

次日一大早。

薛仁贵父亲薛轨满是赞赏之色将薛仁贵领到房间,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箱子,从中拿出来了一件铠甲叮嘱道:“出征在外,定要照顾好自身的周全。”

“父亲,我会照顾好自己!”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银光细鳞甲,穿上它!!”薛轨掸了掸灰尘,对着薛仁贵说道。

“孩儿谢过父亲!!”薛仁贵先是一惊,随后大喜,这见铠甲它眼馋已久了。

它曾经是皇帝的赏赐,只可惜家道中落,虽然时隔已久,但是却已然银光闪耀。

在薛轨的帮助下,薛仁贵很快穿上了细鳞甲,手握方天画戟。

霎时间,铠甲银光闪闪,整个人看起来英武不凡,雄姿外露,威猛无比。

薛轨点头不住的赞赏道:“好,任谁看了都像是个神武不凡的将军。”

“父亲谬赞了!”

“嗳~无需多言,快些出发,莫要耽搁了时辰。”薛轨摆了摆手,示意他赶紧离去。

“父亲,母亲,孩儿这便去了!!”说完,薛仁贵在双亲面前行了磕了三个头。

“嗯,去吧去吧!!”

“定要注意安全!!”

“孩儿明白!!”

说吧,薛仁贵满腔报国之志,转身离去。

这一幕,在大唐各个地方上演,有的是满怀报国之志,有的是为了找回自己的亲人,更有的是为了感谢李世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