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打铁少年(2 / 2)

加入书签

林老爹遂以语言指导林钟铸剑,如何熔炼五金,如何将不同材料锻在一起却不混乱,如何选择剑骨、剑锋、剑刃的材料……

半个时辰后,一把宝剑新鲜出炉!

林钟左右手各有一把剑,模样上没什么区别。

右手的是他自己做出来的。

左手的是在老爹指导下做出来的。

呯!

两剑撞在一起。

要看剑的好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它们碰撞在一起。

右手的剑裂开一个口子,差点就断了,而左手的剑却完好如初。

林老爹满意地点点头,笑道:“寻常铸剑师要造出这样的剑,起码三个时辰,而你初次铸剑,却只用了半个时辰!因为炼石手让你无需铸剑炉、铁钳等工具,以五指即可铸剑,我果然没看错,你是天生的铸剑师!”

有这样的能力,即便没有推荐信,也可以破格进入名剑山庄。

不过还是用推荐信好些,能省去不少麻烦。

“铸剑么……”

林钟看着左手的剑,仰望星空,对未来更加期待了。

不久,他收回目光,问:“剑的身体做法我知道了,剑的灵魂呢?”

“剑体的做法可不止一种,就算材料只是普通金铁,也有上百种配方,你连走路都没有学成,就想学跑?”

林老爹说着,快速地朝林钟脖子上的项链瞥了一眼。

那项链末端是一颗黑色的石头,表面光滑如玉,若是在阳光的照射下,可反射出五彩光华,在黑夜之中,却漆黑无光。

林钟狐疑道:“老爹,你该不会不懂吧?”

林老爹眼角一抽,笑骂道:“臭小子,别对我用激将法!哼,我就给你简单说说,剑魂乃是剑的威力神髓所在,一把剑有了灵魂,便可威力大增,甚至能产生不可思议之力!”

不可思议之力?

林钟觉得自己的炼石手也算不可思议,好奇道:“所谓不可思议之力是指更加锋利、喷火、控水、结冰之类的吗?”

林老爹点头道:“差不多。”

林钟顿时了然,看来剑魂代表了剑的多样性!

林老爹接着道:“剑魂大体有三种产生途径,第一种是剑手每年每日都以自身真气灌注剑身,经年累月,便可自生灵性,形成剑魂,这种方法短则十年。”

没有长则,因为可以长至无限。

林钟道:“这不是铸剑师的方法。”

林老爹点点头,道:“第二种是寻找一个风水宝地,以天地元气与人的真气结合,熔炼成剑魂,这种方法短则三年。”

林钟道:“这是铸剑师的方法,那第三种呢?”

林老爹忽然沉默了一会儿,道:“第三种是采集有灵之物,以灵气铸成剑魂,这种方法快的话一两个时辰就可以了。”

林钟眼睛一亮,好奇道:“有灵之物是什么?”

林老爹沉声道:“人就是有灵之物。”

林钟瞳孔一缩,或许这就是老爹不愿意透露秘密的缘故,道:“可世间的有灵之物,应该不只有人吧。”

林老爹压低嗓音,冷笑道:“是啊,可有灵之物中最多、最好找的,就是人。”

“……”

林钟沉默了一会儿,问:“老爹,我是不是你亲生的?”

林老爹眼角一抽,他早知道这个儿子思维跳脱,可这么多年来,他还是跟不上,当下冷哼道:“废话!你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

林钟抱怨道:“既然是亲生的,外面那么危险,你还让我一个人去?”

林老爹一阵无语,道:“拿人祭剑乃是邪魔外道,人人得而诛之,名剑山庄乃是名门正派,方圆百里内连山贼土匪都没有,更没有人敢在这里以人祭剑。”

林钟杠精瘾上头,又道:“万一邪魔外道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呢?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林老爹恼怒道:“你到底去不去?”

林钟见他有些生气,只好道:“我去我去。”

……

时间一晃,日出东方。

清晨时,林钟就背上行李出门去。

村民见他背着行李,纷纷问他要去哪儿。

他就回答:“外出学艺。”

“该不会是去名剑山庄吧?”

这附近最有名的地方就是名剑山庄,所以村民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名剑山庄。

可紧接着,就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一群蠢货,怎么可能啊!我表哥就是名剑山庄弟子,他说超过十二岁,就进不了名剑山庄。”

说话的人是村长的儿子,张大郎,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

这张大郎以往虽然没有强取豪夺之类的行径,但也仗着自己是村长之子,经常出言损人,嘴巴极臭。

而只是骂人,事情也闹不大,但会恶心人。

因此他一开口,其他村民就不再说话了。

林钟过去不想与此人一般见识,却被误以为软弱可欺,时不时就会被嘲讽一句,因此二人关系也极差。

“也许超过十二岁是进不了名剑山庄,可是,如果有推荐信呢?”

“推、推荐信?”张大郎本是洋洋得意,听到推荐信顿时面色一变,难以置信地叫道:“不可能,你怎么可能会有推荐信!”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mimiread.com 】

林钟笑道:“你猜啊。”

张大郎怔了怔,气得面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

村民们见他吃瘪,纷纷憋笑。

林钟其实不喜欢谜语人,因为谜语人都只把话说一半,真是气死人!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他当起谜语人,把别人气着,那感觉就很舒服了。

接着便不再理会张大郎,对其他村民们挥手道:“我走了,乡亲们。”

“小钟,好好学啊!”

“后会有期!”

村民们热烈回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