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遗客 4 道一宣法(2 / 2)

加入书签

两人一路登至寺庙近前停下,大门洞开,竟无人值守。华阳气喘吁吁,两鬓的丝发早已被汗水黏连在脸颊与脖颈上。老翁神态如常未有丝毫变化。

不知觉间已升腾起了白茫茫的雾气,古老的寺庙在朦胧夜雾的笼罩下,显得更加神秘。在老翁的带领下,二人踏入这无人值守的洞开大门,循着道儿往庙里灯光鼎盛的方向寻去。

每至一处,华阳无不惊叹连连,那墙壁上彩绘的一幅幅神官画像执着戟威武怒目,行云腾雾姿态潇洒飘逸。行经的廊桥扶栏上雕着百十个狮兽,各个神气活现姿态不一。一方浅池里躺着株株金莲,含苞待放,几尾金鲤在水中逗弄着月光,在月与星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灵动。不知有几许高的密檐式宝塔,被十数条树干般粗的钢筋铁索紧紧束缚,铁索拉扯向下深埋地底,并以绘着符箓的巨石压制。

这一切收进书生的眼里,又落再了书生的心里,激起阵阵涟漪。

沿小道穿过几个回廊,二人来到一处稍显宽阔的露天广场,广场一侧正是这处庙刹的正门宝殿,匾额以四个古拙大字写就,“仙镜澄辉”。佛像前的香烛并排点燃,明媚柔和的烛光恰好照亮整个厅堂,烛光映照下巨大的金身弥勒雕像坐在厅堂正中,正慈悲地看着这个凡俗世间。

宝殿内虽有灯亮,里面却空无一人。在烛光的照射下,只看到在大殿的门外,反而有一身披宝衣袈裟的和尚独独坐在蒲团上,面着台阶下方的广场,口中唱经喃呢:“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城力士生地,阿夷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后围绕......”

这唱经声音仿佛透着某种伟力,声虽不大,却在这广场内清晰缭绕,直震肺腑,沿着这山丘顶处往外漫散。

华阳听得迷糊,便不再细听琢磨,向着唱经和尚对面看去。不曾想这入夜时分,依然有百十余善男信女盘腿跪拜于蒲团上,罗列排开占满整个广场,作虔诚跪拜祈祷状,静默无声。

罗老翁看这场面,估摸着时间,感觉还早,便扯着书生各自找了个角落的蒲团坐下,全当歇息了。

坐下歇息一会,华阳心想这佛刹宝地果然庄严不凡,必然十分灵验,不然哪来那么多信徒深夜来拜!于是照葫芦画瓢依样学样,规规矩矩暗自祈祷:佛菩萨显圣显灵,小子华阳来此拜谒,祈愿保我今年科考能中解元。书生略一思索,心想佛菩萨们若是没有那么大的法力,岂不是为难佛菩萨,又急忙放低请求:噢不不,榜上有名就行,榜上有名就行!他日得偿所愿,必定携三牲来拜!

祈愿完毕,觉着好像不太完整,便又学着罗姓老翁囫囵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不知不觉间,华阳在心里的祈愿竟从口中发出声儿来,这一出声不要紧,却打破了这广场里该有的沉寂,正殿前庄严唱经的和尚随之停了下来,唱经的声音在此刻戛然而止。

正当华阳纳闷,向外张望是何情况,一瞬间广场内的所有参拜信徒全都转头过来,脑袋与脖颈扭出一个诡异的角度,呼啦啦全都看向自己,无数空洞幽森的眼神直勾勾盯得书生遍体生寒。仔细看去,那盯着自己的一张张面目,哪里是活人,分明是一具具披着生人衣裳,散发浓烈腐臭,爬着蛆虫的骷髅呀!

华阳突觉手背灼烧般疼痛难忍,手背上突兀出现的青痣仿佛在放着幽幽荧光,几欲从皮下挣脱而出,紧接着一阵目眩神迷,惊惧之下,便天旋地转倒地不起,没了知觉。

“尘归尘,土归土,已然如此,诸位就此散了吧”。

一声醇厚的嗓音传遍整个广场,方才那唱经的宝衣和尚又是一阵叹息,“阿弥陀佛”!

随着这一声叹息结束,广场上又有了离奇的变化,在这柔润如水的月光映照下,数以百计的骷髅纷纷转回头来,用空洞的眼眶看向念经和尚,一对对白骨手掌艰难合十,朝那和尚吱吱嘎嘎地拜了三拜,随后便如同尘沙,连着所披破烂衣衫全都化作粉尘随风消散殆尽,没了一点痕迹。

“思孚师兄,一别经年可还无恙?”宝衣和尚起身微笑走来。

罗老汉一听这话,连道:“别没大没小,叫老祖!”

宝衣和尚不禁目滞,“阿弥陀佛,师兄不修正法,专参外道,在放你娘的屁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