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计算机(2 / 2)

加入书签

高嵩听了温大伟这番话不由得微微颔首,看着对面二楼里几个一人多高的金属柜一样的东西,皱着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至于其他港岛航运的高管一个个的交头接耳,都在谈论着自家执行副总裁怎么突然性情大变,开始对株江厂生出这么大的兴趣。

所以他们都没注意到温大伟旁边的张定均那有些压抑不住的古怪脸色。

没办法,温大伟这一手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着实让张定均是叹为观止呀。

株江厂是有TQ—16电子计算机不假,但却跟邕江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西南兵工局机构重组,升级设备准备进口美国IBM的全新商务计算机后淘汰下来的老物件儿。

大大小小一共5台,3台是70年代初期研制的709系列计算机,无论是个头还是体积都出奇的大,想要放下这家伙最起码要腾空一栋三层小楼。

剩下的两台便是TQ—16电子计算机了,是魔都第十三电子管厂在709系列计算机基础上升级而来的产品,生产于70年末。

最大的改进就是缩小了体积,从占满一栋三层小楼,到现在只需一间稍大一点的办公室即可。

而随着体积的缩小,能耗方面同样得到极大的改善。

要知道709系列计算机运行时的耗电量不比一个大型的生产车间差,这还不算,为了给计算机降温,避免电子元器件过热受损,还得配备专用的空调进行散热。

而这样的专用空调不但价格昂贵,同样也是耗电大户,因此就算709系列计算机白给株江厂,株江厂也未必能养得起。

所以当时过去捡漏的温大伟果断选择了两台TQ—16电子计算机,即便为此需要支付一些转让费,但区区的1.8万人民币对温大伟来说真的算不得什么。

至于另外三台709系列计算机则是被双星城当地的计算机中心接收。

而得到两台TQ—16电子计算机的株江厂立刻就将其投入到6艘渡轮的制造当中,除了计算船舶的放样和板材尺寸外,还有动力系数的计算、浮力系数的计算、抗浪性的计算等等诸多船舶制造方面的基础运算,极大的提高了株江厂的生产效率。

不然株江厂也不会在开工不到一个月,就能让1号船具备准下水的状态。

从这方面来讲,两台TQ—16电子计算机的确是生产方面的倍增器,只是此刻张定均觉得温大伟把株江厂手里的这张底牌亮出来动机不太纯,没办法,作为漓东厂的老班底,张定均太清楚温大伟的做派了,愈发温和的笑容背后绝对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大坑!

果然,就在高嵩看着对面二楼计算机房出神之时,温大伟突然低着头小声嘀咕了一句:“我们的核心算法可以在IBM的286电脑上运行!”

正不知想什么的高嵩闻言,双眼顿时眯成了一条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