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影响(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建个小的,日后发展起来必然又要扩建或改造;要说是一步到位弄个大的,以目前株江厂的能力还达不到。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www.mimiread.com 安装最新版。】

所以温大伟的意思是建两个中型船坞,配合一个浮动的海上船坞,构建起灵活多变的造船架构。

问题是计划很好,但需要钱。

一个干船坞光土建费用就超过3个亿人民币,若是算上设备、配件、人工直接奔着5个亿去了。

海上浮动船坞就更不用说了,直接翻倍。

但这仅是资金成本,时间成本更加昂贵,建设一个干船坞的周期少说也要3年左右的时间。

以如今株江厂的情况,要是等到3年之后在投产造船,估计还没等到船坞竣工就得整体扑街。

没办法,谁让现在的株江厂都是靠着国开行的贷款来维持的局面,是所以越早投产就越能早点儿拿到银行的授信,实现资金上的正向循环。

稍微晚上一点儿,就有可能资金链崩掉,彻底的万劫不复。

结果越是怕什么就越是来什么。

就在株江船厂这边因为拿不到船舶订单而焦虑时,国开行那边突然传来消息,如果株江船厂这边在年底还无法投产的话,不但会取消后续的贷款授信,而且从明年下半年开始有可能会被提前抽贷。

因为国内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已经启动,对于金融领域的调整正在深入,这让不少金融机构开始收紧银根。

是所谓的经济周期便是如此。

只不过这个消息让本就前景不太光明的造船业务更加的雪上加霜,想要破局,摆在温大伟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拿到订单开始造船!

而这时温大伟接到柳成志关于GD—2S型半封闭式潜水装具和ZJ系列水下焊接系统销售情况的汇报,中间涉及了一些秦港生船厂的情况,温大伟稍微一合计便有了主意,于是立马动身前往港岛。

除了与外商就GD—2S型半封闭式潜水装具签订合同外,最主要的便是怎么把秦港生勾搭上车,让他心甘情愿的把自己船厂的订单转给株江造船。

至于办法嘛,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让秦港生把精力投到别的地方不久行了。

“可秦港生手上的船都不大,就算全给我们也不够塞牙缝的呀!”王微晨虽然脸皮薄,心也不够黑,经验上却欠缺了些,但却并不傻。

更何况往返九龙和港岛的渡轮她又不是没坐过,都是些几十人座位,排水量百十来吨的小船,就这么大丁点儿的东西以株江厂那么大的体量就是再来6艘也喂不饱呀!

“关键不是量……”这个时候角落里的郑德兴开了口:“而是影响!”

第一百四十四章 影响(求订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