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都闪开,让陛下来(2 / 2)

加入书签

说起这位湖广总督何腾蛟,如今看来,也是一位妙人!

此人生于万历二十年,天启元年何腾蛟29岁,打遍贵州无敌手,中武举。

其后历任南阳、大兴、巩昌兵备副使,其任上颇得洪承畴欣赏,言其善抚兵将,能堪大任。遂简在帝心。

崇祯十六年,此人官拜右佥都御史,湖广巡抚。其后京师沦丧,此人便湖广招兵买马,手底下颇聚集起了一众豪杰。

明末几位名臣,堵胤锡、傅上瑞、严起恒、章旷、周大启、吴晋锡等,在这一个已经改换了不少的世界中,因缘际会,却也被他收罗到了手下。

其声威赫赫,隐然成了湖广庭柱一般。

年初弘光初立,派人宣抚,加封兵部右侍郎、武英殿大学士,兼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此人接了旨,将恩赏一概接下,却又不说是否向弘光朝廷臣服,好吃好喝将那传旨太监一顿招待,恭恭敬敬地送走了。

其后满清也派人来招抚,开出了更好的条件:“若肯承合天意,知命来归,当不让洪承畴一席”,也就是说,何腾蛟若是愿意降清,举兵响应,其在清廷的地位当不在其老恩公洪承畴之下!

何腾蛟依旧接了旨,将恩裳一概接下,好吃好喝的将满清的使者一顿招待,恭恭敬敬地送走了。

又然后,李自成兵败山海关,自京师撤退,立足西京,开始经略汉中。也派人传旨招抚,封湖广节度使。

此人亦是同样操作,接了旨,拿了赏,宾主尽欢,各奔南北。

及至朱由检到了金陵,又哪里会忘了湖广还有这么一尊大神?亦同样宣旨传召。

此人竟然也故技重施,拿了赏,接了旨,依然是岿然不动,稳居湖广。

左良玉东征,又邀请此人随行。

情况依然是这样,何腾蛟不动如山。

如此种种作为,反倒让金陵的朱由检不知如何是好了。

空自拿着浩如烟海的史册查找资料,也不知此人最后到底是忠是奸,是贤是愚!

有言其贤者,说他“崎岖为难之中,介然以艰贞自守”;

有言其愚者,说他“明末第一乱臣,误国一把好手”。

朱由检反复思量了好久,最后便将此人搁置了。反正,此时的大明,胳膊也伸不到那边去。

当此之时,此人却是满天下唯一一个身兼数国重任的人物。

卡在湖广这等要地,偏偏又岿然不动,将一身乌龟功夫发挥到了极致,不南不北,不东不西。

但是,这只乌龟大概无论如何都预料不到,大明会有高杰这等独走的大将,一通乱拳打下来,偏偏就朝着他打过去了!

……

徐胜听着几位阁臣争论,一开始还在各个方向上有来有往,反正东西南北都是燃眉之急,都是肘腋之患,都是非做不可!

只是到了最后,却都聚集到了西征这个话题上来了。

实在是高杰此次算是捅了篓子,未上中枢禀报,直接便率军西向,已经将西征给做实了!

偏偏他手下兵强马壮,先是在朱由检到南京之前便洗劫了江北四阵的老巢,随后又拿了神机营的一部分火器,然后又接收了左梦庚的二十万大军。

中枢此时,哪里敢轻易动他?

几位阁臣最后都望着徐胜,想问问他到底是什么看法?

徐胜只能苦笑。

“诸位,咱们在这里争来争去有什么用,不如直接交给陛下,由他来乾纲独断算了!”

朱由检只是胳膊受了重伤,又不是脑子坏了。

将他拖起来,还是能视政的嘛!

再说了,这种决定,他身为大明皇帝,他不来做谁做?

这位皇帝陛下一向是个闲不下来的主,恐怕正巴不得找点事做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