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我还有选择吗(1 / 2)

加入书签

张平瞬间就是一惊,难怪。

国内如今可是在踊跃吸引投资的,港商投资当然要接受。

“那为什么你们还会答应给我承包呢?”

张平有些不解。

霍正言笑笑道:“那位纯粹什么都不懂,完全就是个纨绔,只想着拿钱砸,而省里和市轻工局更希望有一个新的红光印刷厂,而不是过几年再来这么一出!”

明白了!

不过张平又有了一个疑惑,于是问道:“那位大少就能答应?市里不是要少一笔投资?”

霍正言却是笑了起来:“这就是第三个要求了。

你不是说要在长安市再建一家服装厂么,当初也是没办法,为了让省招商局答应下来,我们就将这个提了出来,局长全力保证你一定会建这个服装厂。

加上陆宇这位副市长也支持你,所以省里就跟那位港商大少商议。

最后,那位港商大少答应了,但要求就是跟你合作,合资建厂!他出50万港币,要占45%的股份。

之所以不是51%,他说他不想整天操心管理的事情,他可以从港岛带一些人过来指导管理,但他自己不想做日常管理,他要你来做。

另外,你必须出资50万人民币,这样一来,你占了大便宜,所以一切管理和团队都要由你来建立。”

张平愕然,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张平默默的思考着。

就他前世记忆,港商前来,主要目的基本就两个,第一是赚钱。

大陆刚刚开放,港商也才被大幅度放行,他们此刻进来其实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前来试水的。

毕竟相对于港岛而言,大陆的机制要严谨的多,尤其是在很多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的控制方面。

尤其是在港岛大部分眼中,大陆完全就是落后的贫困荒蛮之地,郁闷,守旧、落伍,顽固不化,他们也不太清楚前来投资能不能赚到钱。

因此就在前期派出一些家族子弟过来玩玩,探探情况。

第二个目的就是政治目的。

港岛回归的谈判进程已经过去了足足三年时间,直到今年5月份才最终确定下来。

港商进入大陆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为自己寻找后路。

因为大陆与港岛的体制问题,他们实在难以相信大陆政府在97的时候会不会将他们的资产全部充公。

若是真的值得投资,而且还能保住财富,他们倒是可以试探着继续留在港岛甚至在内地大规模投资,也好攫取一笔巨大的政治红利。

若是发现苗头不对,他们也就要提前准备将资产全部转移前往欧美、新马泰等国家和地区了。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mimiread.com 安卓苹果均可。】

张平很清楚这一点,他也在考虑自己如何从这位港商手上攫取到更多的利益。

很明显,这位港商大少前来不是真的只是为了钱来投资的,而是为了打探情况。

自己跟人合资建厂的大方向显然是不能改变了,除非自己将已经到手的红光厂立即让出去。

不过那样也会有很多后患。

一旦这样做了,那就是等于给了很多人狠狠一巴掌,所有支持自己的人,包括霍正言、陆宇,还有长安轻工局,甚至还要带上京城李家和秦省某些自己不知道的存在。

那个结果自己绝对承受不起。

那么,方向就只有一个了,合资!

既然不能改变,那张平就只能考虑在有限的范围内自己如何得到更多好处。

他想了半天,稍微有了一些头绪。

首先,港商毕竟是外商,合资建立的企业也毕竟挂着一个合资的名头,那税收和优惠方面不用说,甚至贷款方面都会得到非常大的优惠。

对于政府来说,这不但是一件经济大事,更是一件政治大事,肯定会积极支持的。

所以,张平一开始就能获得一笔无形的资产,那就是来自政府各部门的支持。

第二,那就是技术,港商既然投资,那必须要带一些东西过来,技术显然是最好的东西。

其次就是管理。

刚刚霍正言也说了,那位大少承诺可以派一些管理人才过来。

而张平心里盘算的是,到时候可以让这些人给自己现有的企业内部其他人员培训一下,或者指导一些管理方面的东西。

很多东西自己的确懂,但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很多东西都带着野路子,别人学了也不一定适合,还是有正统的培训更好。

或许,自己也可以趁机跟那位大少拉拢一下感情,哄骗他弄一些技术过来。

港岛那边跟国外接触紧密,一些人家过时的技术放在国内也是高科技,做到这个应该不难。

他觉得或许自己可以调整一下自己对于长安服装厂的产品方向,不过具体要等到见过那位港商大少再说。

第三,张平觉得或许自己还可以从这位大少身上弄到一些资源,让自己事业的发展加快步伐。

用“国外先进技术”这个噱头在国内弄出一番新的成绩来。

第四,他觉得自己若是努努力,只要运气不太差,或许自己还能哄骗这位港商大少弄到第二批资金,那自己也许就能将目前的事业版图再次扩大不少。

他想了想,再次确定了第五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