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厨子的岗位在厨房(2 / 2)

加入书签

姚远谦虚的回答:“差不多,人都到齐了差不多六十个人左右。”

胡经理用手指虚指了一下厨房的方向:“你真该听我的,当初直接就上流水线,虽然说是贵点,但是每个月人工就能节约下来一大笔,而且那个流水线一开,生产效率比人工提高十倍都不止!”

姚远给胡经理递过去一瓶矿泉水,嘴里苦笑:“你呀,为了推销你那点设备,真算是尽心尽力了,可是你也不想想,我真要是采购了你那些什么烘干机之类的生产机械,凑成了流水线,价格种类的先不说,这个流水线一开,生产出来那么多东西到时候我卖给谁去?再说了流水线上下来的东西能跟我厨师手作的产品一个味道吗?我买的可是食品。”

胡经理就不理解:“姚总,我觉得你保守了,现在市场上那么多的包装食品,不都算是预制食品吗?当中哪一样不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从材料清洗、切配,再到加工,不同的产品用不同的设备,就算是组成一个半自动的流水线,你成本都会下来一大块。”

姚远就不为所动:“就你说的那些个产品,你平常会买来吃吗?那个玩意算是美食?”

胡经理就颇为明白,夸张的挑了个大拇指:“姚总你厉害,你这是想在预制食品的赛道上玩一把技术,用厨艺和技术含量抢出来一条路啊!”

姚远就得意:“我们那个八大碗你也不是没尝过,那个味道是用你的流水线能做出来的吗?除了八大碗,我们这边的所有产品都会走这个路数,不追求产量、不追求保质期长、不追求市场占有率,只求味道好吃,老百姓喜欢,与此同时我还能多雇几个好厨子,多给渠道到上卖货的兄弟挣点饭钱。”

姚远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话倒是没有吹牛,这是他这么长时间一来一直坚持的几个原则中的之一,一个厨子出身的人会做什么生意?但是就知道一条,不糊弄人,把食物的味道做好自然就会有客人光顾。

现在餐饮业的潮流居然就是去厨师化,出于一线店铺租金高昂的缘故,很多餐饮店都把菜品的制作程序分解,把大部分的复杂制作过程都在中心厨房完成,剩下的以下部分简单加热的工序放到餐厅里最后完成,这样既能最大限度的扩大营业面积,也能少用几个专业厨师,毕竟厨师的工资不算低。

这帮人管这个潮流就叫做去厨师化经营,没了厨子的餐饮店卖的能是什么正经东西?!

就是左一个调料包、又一个调料包而已。

姚远其实最初就是看到这种潮流,身为厨师的他就赌了一口气,才想着自己也鼓捣一个预制食品系列出来,你们不是叫嚣这要去厨师化吗?咱们厨师干脆就弄点正经的好玩意,反其道而行之,来一个去餐厅化!

作为一个只打过两三次交道的熟人,胡经理居然瞬间就懂了这位厨师出身的姚总的心思:“那我可期待你的产品出来了,到时候一定要每一样都得买来尝尝!”

姚远却摆摆手:“正经的,黄经理,我跟您打听一下,知不知道哪里有好的海参和鱼肚的进货渠道,质量中上等的就可以,但是要能大量长期供应的?”

“你跟董氏烤鸭不是挺熟的吗?他们家新开的店你不知道?他们新开了一家旗舰店名字就叫做‘董氏.海参’!他们敢叫这个名字,肯定有好的进货渠道,你去直接问那位董大师多好!”胡经理张嘴就来。

姚远就愣住了,这一段时间忙,都有日子没有见过董振祥大师了,没想到人家也没闲着,这么短时间就又开了一家旗舰店?听这个名字就不简单,这是把海参当做自己的主打菜了?那他这是要跟自己的老东家东星楼打擂台、叫板的意思了?如果是这样可就有热闹了。

胡经理看姚远没说话就好奇:“我说你打听海参、鱼肚干嘛,也是要用在预制食品里吗?”

姚远点点头:“有这个意思,你说要是一份有干鲍、海参、鱼肚的正经的佛跳墙,一个标准的四人份,如果是做成预制食品的话,卖给你四百块钱你觉得价格高不高?”

胡经理一看也是个老饕,听到这几样食材就瞪大眼睛:“人均一百?!如果你用的都是真材实料的话,四百就太便宜了,餐厅里的价格大概都在三百一位,如果是你出的预制食品,每位价格不超过二百,我肯定就会买。”

胡经理的话里肯定有奉承的意思在,但是无论如果人居一百肯定也是有竞争力的,姚远思量着、点点头,嘴角不禁就挂上了丝笑意。

鲁叔送自己的那一份大礼,怎么也要想办法用出去,那些鲍鱼放在渠道里去卖也是一种方式,但总归不如自己尽量多消化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利润最大化不是。

抬手看看表,看到时间差不多了,就邀请胡经理:“走吧,去食堂坐会,等等你家老爷子、老太太,一起尝尝我们这个新开的食堂饭菜怎么样。”

......

(本章完)

7017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