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辞行(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 谢长渊一把按住了王贲,压低了声音说道。

“王典武才能不如你,所以才被王老将军带去了前线,说是历练也好,镀金也罢,反正你王贲大概是没有机会踏上东征的战场了。”

谢长渊的话让王贲沉默了下来。

仔细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

王前老将军如今也年逾六十,不得不去考虑将来的爵位继承。

自古立长不立幼,兄长王典武即便本事不如王贲,可好在有长子的身份,于情于理都是最佳的继承人。

而他王贲乃是庶母所生,比较起自己的兄长,母家的身份地位差别太大,对于家族将来的前景也会有损影响。

所以,王老将军故意不带王贲上前线也就说得通了。

想通了这一点,王贲已经没有胃口吃饭了,只是用一双筷子在碗把面条一根根夹断,目光也是逐渐黯淡了下来。

谢长渊见他如此便宽慰道。

“你不要记恨老爷子,如果换做你去做一家之主,在继承人的抉择当中,你也会被迫选择一个对家族前景最好的一个,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世态本就如此。”

“我明白”王贲咕哝的回答道。

看着情绪低落的王贲,谢长渊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当即和潘思交流了一下眼神,后者心领神会,旋即换上了一副笑脸说道。

“所以说少将军留在大宋是一件好事,在这里您再无什么牵挂和羁绊,王老将军也不会去管您在大宋干些什么,一没有限制二没有后顾之忧,完全可以放开手大胆去干,尽情施展满腔的抱负!”

潘思说到兴起,猛的吸了一口面嚼了两下便咽下去。

迎着王贲那隐隐有一丝兴奋之色的眼神,潘思斩钉截铁道。

“十年时间,只要少将军争气,在大宋混个偏将军的位置总不难吧?而且大宋作为北境门户,将来势必要和十二神宫开仗,根本不愁没仗打!”

最后,潘思神秘一笑。

“少将军且想想,我大秦承诺战时派遣来宋国支援的五万兵马,交给谁来执掌最为合适?”

潘思拍了拍王贲的肩膀。

一旁的谢长渊也笑了,这个潘思不愧是自己的曾经的老上司,对于自己果然是十分了解。

这些话谢长渊从没有说出来给任何人听过,潘思只是和他交换了一个眼神就已经领悟了七七八八。

把王贲留在大宋,自然是谢长渊有意想要历练历练这个年轻人,希望将来他能够担当大任。

王贲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连忙转头去看谢长渊,似乎是在求证什么。

谢长渊看着他点了点头。

但是在王贲的心情格外澎湃的同时,谢长渊也不忘泼一盘冷水在他头上。

“但是,前提是你能够在大宋做出几分像样的成绩,带兵行军以及统军阵法等等,你不能纸上谈兵,否则的话那五万大军便不可能交给你。”

王贲心情激动,可还是把谢长渊的话认真的听了进去。

他重重点头,对谢长渊说道。

“行!我留下!”

……

接下来两天,谢长渊先去拜访大姐关素芝。

如今的北城已经解放,关素芝做的生意也正是从暗里转移到了明里,不再像过去五年那样偷偷摸摸。

关素芝伤势已经痊愈,对于谢长渊的到来甚是高兴,连忙让手下的喽啰们大排筵席,与谢长渊把臂言欢。

他们聊了很多东西,也包括将来的打算。

谢长渊自然是要动身离开大宋,继续南下去往天宝城。

对此关素芝尝试挽留,只道南下路途遥远,而且深入十二神宫腹地,只怕凶多吉少。

而谢长渊却并不在意,只说为东土大计他必须南下去找天宝城。

而且,他和十二神宫有天大的仇恨,怎么可能因为深入其腹地就害怕了呢?相反,谢长渊还想要进去大闹一场!

至于关素芝,因为她在汴梁城大战有功,蔺阳公主决定扶持她的生意,欲出资让大姐开设赌坊妓院等资产,实际上就是替蔺阳公主发展些民间势力,同时促进税收等手段罢了。

这些事情本来应该保密,可关素芝却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谢长渊,毫无保留。

第二日,谢长渊去见了颜咏,这个汉子如今离开北城,已经在宣神台旧址边上开了一家小店,除了卖卤猪蹄之外还有卤菜卤肉面等等,身上的衣裳也体面了许多,看他红光满面的样子,显然也是受到了朝廷的奖赏,生活慢慢的有了转变。

谢长渊与其攀谈了一阵,买了几个猪蹄和卤肉便离开,倒是颜咏的侄子,那个朴素的少年却一直盯着谢长渊离开的背影,眼睛深处仿佛有炙热的火焰在燃烧,满脸的崇拜之色完全掩饰不住。

颜咏看着自己的侄子,想起汴梁城大战那天,这小子看见谢长渊以一人之力堪比千军万马的威势便两眼发直,只怕心中早已把谢长渊当做了天神来崇拜了。

他摸了摸侄子的头,拿起烟锅抽了几口烟便回去店里忙活了。

而这个少年却浑然未觉,看着谢长渊的身影彻底消失之后才回过神来,然后飞一般似的冲回家里收拾行囊,不知道要干嘛。

……

随后,谢长渊去拜访了已经辞官在家的御史大人王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