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分析(1 / 2)

加入书签

还是讲一点更为高大上的?

不过他现在只有莫家成和张家姐妹三个华人在身边。

讲大道理好像没什么用处。

如果现在是在国内的话,到时候可以开展打地主、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但现在是在美国,革命谁?

只要超过上万人的华人聚集点,就能引来美国佬的猜忌。

美国佬可不会让他有革命的机会。

历史上的中国,从陈胜吴广喊出那一声口号开始,就种下造反的基因,几乎每一个朝代最终灭亡的背后都有平民造反的身影。

但相比之下欧美文化中,这种思想就非常淡薄。

对于美国的大部分老百姓来说,他们只关心自己村的事情,至多只关心自己州的事情,其他州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假如某个州有人受不了压迫而造反,那也只是他们的事情,我们继续老老实实的当奴隶就行,管他们干什么呢?

在这种思想之下,就算偶尔有人造反成功,那也只能局限于小小的一个区域,然后他会面临联邦政府的围剿,其他地区的老百姓不但不会帮助他们,还会视他们为仇敌。

相比之下,咱们的情况就非常不一样。

我们国家的人见到姓嬴、姓刘姓、姓赵、姓朱、爱新觉罗的人,会觉得他们高贵吗?

从陈胜吴广开始,就没有了这种事情。

所以我们的造反精神是非常彻底的,你在位时是皇帝,既然被推翻,那就是普通人。

尽管美国人是冒险精神。

但美国人民在思想上还是缺少造反精神。

就算他们有枪,他们的枪口也不会对准政府,他们的枪不会用于造反,而是用于打砸抢,或者反打砸抢。

所以美国政府一点也不害怕人民持枪,因为这枪口不会对准政府。

他们真正害怕的是思.想革命。

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从1798年就颁发了《外国法》《煽动叛乱法》到1940年的《史密斯法案》,集中处罚的就是武力或者暴力推翻联邦政府。

而且在1861年还有一项未启用的颠覆法。

因为是被毙掉的法案,所以不太出名,也少有人提起。

这部颠覆法针对的就是联邦之内为数不少的对邦联国(叛乱州)抱有同情,并可能提供支持之人。

美国国会在1861年7月31日,即内战爆发3个多月后急匆匆地通过这条法案,然而在高法那里被判违宪。

好在林肯的行政能力出色,也很有一套聚拢人心,并不需要强力推行这种法令以稳定情势。

当然,更主要的是,美国的政治思想就很明确有这方面的内容,99%的事情都由资本家决定,拿出1%来让人民选举。

你丫的只能选举,选了之后怎么执行就不关你的事情,你病死了是你的事情,你被飓风刮死了是你的事情,你被人抢劫了还是你的事情。

你应该自己去买把抢,自己与病毒斗,与飓风斗,与打砸抢斗,你要是饿死了,是你自己不好,你应该去工作,去赚钱,去给资本家007。

可能有人会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其实,这只算是说了半句话。

前面还有伟大领.袖和正确的革命思想指导下,经过数年的浴血奋战。

要不然有枪最多做个草头王,等着官兵来剿。

围剿民兵,这可是美国军队的拿手好戏。

至于美利坚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