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坐断东南战未休(十三)(1 / 2)

加入书签

随着崇祯签署的政令下达之后。

本就处于紧急运转的朝廷,再次挤出了最后的一点潜力。

湖广的赈灾要做,沿海防备倭寇的军备也要做,正好这个时候,建奴和蒙古人又想要进攻大明了。

尽管如今大明在崇祯的手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要想压服周围的所有不安分的势力,还是有些吃力,毕竟连内部的大多数得方,都没有全面的清理,释放出来的潜力也是有限。

而办理的学校也很多,可培养出来的人才,还是入不敷出。

要想让大明更进一步,大批的读书识字的人,可不能少。

孙传庭去往衮州的时候,有一个送行仪式,陆鸿轩去往湖广的时候,却没有这个待遇。

京师城外。

王冲站在了一块台阶上,而这样的台阶,在四面的城门都有。

准确的说,就是需要向那个方向出兵,就在那一个方向的将军台上送行,而这样的将军台以前没有。

也就现在被列为了一种必须要有的仪式。

台阶建设的时间并不长。

事实上,送行孙传庭的台阶,也进行了翻新,全部都是按照最精妙的风水堪舆来建设的,在着方面阚玉树就脱不了身。

大明是不是没有精通风水堪舆的人才,而是大多数的朝臣们,就是认准了阚玉树。

“此去边防,凶险难测,务必谨慎行事。”

崇祯拿过一杯壮行酒。

佩剑早就给了王冲,卫武军的佩剑和各州的将军佩剑都差不多,就是上面刻画的图案不一样而已。

毕竟没有了可以刻画的地图,就只刻了正反两面,一龙一凤而已。

“臣,定当护佑大明,直至千秋万代。”

王冲严肃的跟着拿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不论吉凶,管他此去刀山火海,哪怕是战死了,他觉得自己也能够护住大明,护住皇上的安全。

卫武军的本来职责就是护卫京师,护卫皇上。

可现在大明也已经到了比较危险的时刻,他也是能够上前冲锋陷阵的。

心中对京师安全的顾虑也有,却并不太多。

在他的看法之中,若是皇上在京师遇险了,那么皇上对百姓的那些好,则是养了一群白眼狼。

“好,去让皇太极和林丹汗看看,咱们大明的男儿可不是任人欺负的。”

崇祯对关外建奴和蒙古人的关注,从来都没有放松过,这次湖广的地龙翻身,有可能引起关外势力的窥视,心中也是有准备的。

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两家居然联合在了一起,放下了所有的仇怨,就为了狠狠地打击大明,免得大明再次兴盛起来,让他们没有了栖息之地。

都是为了给自己的族人争取生存环境。

在这个时代,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在这么做。

“臣领命。”

王冲行了军礼,崇祯也摔碎了酒杯,接着王冲跟上。

旌旗招展。

如月星辰的图案,代表着这一支军队的特殊性。

尘烟滚滚,高台下列队的方阵,迅速的变换着队伍的形状,以急行军的方式向着西边而去。

很快队伍就隐藏在了烟尘之中,不见其形,也不闻其声。

队伍已经走得远了。

“皇上,该回去了。”

站在另一边瞩目者队伍远去的李长庚,抬头看了看天色,时间还早,可回到道院或者回到皇宫,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京师附近少了卫武军。

李长庚的底气都有些不足了。

生怕在王冲离开的这段时间,京师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不是他看不起那些女兵,而是女兵即便训练的再好。

在这个时代,也是受到歧视的。

这一点崇祯也知道,奈何现在手上没有一支可用的军队。

只能勉强让高桂英顶上了。

“回道院。”

崇祯看了四周一眼,跟着一起出来的朝臣们,眼中给出的言语,也都是这一句话。

对于如何保护重要人员。

高桂英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只是把曾经保护女审计员人换成了京师,乃至于皇上和朝臣们。

英姿飒爽的女兵,一言不发的站着笔直的身姿,看着确实养眼,就是不知道战斗力如何。

毕竟到现在这些女兵还没有遇到过一次战斗。

“现在整个京师的治安,都要靠你了,别给自己压力,做到谨慎细心就好。”

崇祯停留了一下脚步,给高桂英说了一句。

实际上,两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皇后和满朝文武,对高桂英掌握兵权还是有很大的意见的,毕竟高桂英的父亲,可是一个绕不过的坎。

虽然都知道,高桂英已经是皇上的人了。

可万一呢?

没有人想要一个万一。

虽然事端还没有开始,莫须有的罪名已经出现了。

此刻崇祯也只能自己撑着,不让别人看到他内心的任何一点想法。

很快,就在女兵的护卫下回到了道院。

去了皇宫,到底对许多事情的安排隔了一层,不够方便。

然而再次到了道院的会议室,看了一圈,发现在座的大臣们几乎少了一大半,没有一个闲人,就是剩下没走的,面前也堆了一堆的公文等着处理。

“大明的公安部要赶快建立起来。”

崇祯思索了好一会,决定还是要招人。

如今的巡捕司虽然也在缓慢的壮大,可在许多地方,还是力所不及。

就连京师,走了卫武军,所有的巡捕们都出动了,也是杯水车薪,更别说其他的县城了。

“皇上,臣刚刚看洪承畴的奏章,说是边市上有一位数算了得年轻人,对于经济之道也很是有想法,咱们不能把人才都扔在了外面,得想个办法给换回来。”

李长庚继续翻阅奏章。

重要的单另放在一边等着皇上批阅,没啥重要的,他自己就能够解决。

忽然翻到了一封洪承畴上来的奏章,看了一遍,有些稀奇。

在道院之外,还有遗贤。

这个可不能放过,如今财政方面就需要这样的人才,他的数算不是很过关,就需要一个数算了得的人来做事。

而且现在随着各方面的税收上来,复杂的他有时候看到了都得咬笔杆子。

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找上王盈。

虽然现在多了一个阚玉树,可在数算方面,还是弱了王盈一头,想要赶上还得要一点时间去钻研。

“哦!外面还有数算的天才?叫什么名字?想办法换回来,边市那个地方的税收不复杂,放在边市可就屈才了。”

崇祯也在琢磨着建立一套,好一点的财政系统。

突地听到有人才,心中还有着一种心想事成的感觉,刚好自己想要什么,就来什么。

“叫史可法,祥符人,祖籍大兴,是曾经的东林党人,左光斗的弟子。”

李长庚心里清楚,皇上对东林党很有看法,为了避免皇上事后知道史可法的身份,此次特意点出了史可法的关系网。

崇祯一呆。

史可法特知道,只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实在是太有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