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前燕,慕容恪(1 / 2)

加入书签

其实五代十六国里面,除了慕容恪,慕容垂之外,秦戟还有一个候选人。

那就是王猛。

王猛这个人,也不错,可以说王猛,慕容恪,诸葛亮,他们三个人几乎都是同一个模板。

当然,你要说谁最厉害,那这个不好说,军功各处都有着属于个人自己的看法。

但秦戟判断的时候,还是觉得,王猛的金刀计,虽然妙。

但两者之间相比,还是让他更加倾向于慕容恪,因为这个人的品德。品德当然也是要作为参考标准的。

除非你的功绩直接秒了所有人,不然这些都是参考的范围。

他们之间区别不大,所以秦戟选了慕容恪,而没有选慕容垂,或者是王猛。

就比如之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就只是论战绩来说,在安史之乱时期,李光弼的战绩不比郭子仪要差。

但双方其他地方的对比,那就明显有了巨大的差距,真正的十全完人郭子仪。

所以,综合之下,秦戟选择的,自然就是慕容恪。

“慕容恪的一生,实际上是命途多舛的,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被他的父亲所喜爱,一直到十五岁的时候,才得到了他父亲的认可,从而可以统领军队。接触军事。

和很多人一样,慕容恪也是一个天才,公元338年,这一年,慕容恪十七岁,而这个时候的前燕,已经是到了危机的关头,棘城,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

在当时,对于前燕来说,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臣。当时,后赵皇帝石虎,亲率数十万大军攻打棘城,双方僵持不下,十余日之后,石虎无奈退去。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年仅十七岁的慕容恪率领两千骑兵出击,一战击溃数十万的赵军,随后,一举成名。

在这一场战斗之中,除了慕容恪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关键人物,那个人是石虎手下汉人大将冉闵。

在数十万赵军崩溃的时候,只有大将冉闵的人马一枝独秀,三万军马俱全,不急不缓,不被溃军所干扰,而也在这一站当中,冉闵才得到了石虎重用,逐步掌握后赵军权,屡屡出征,战无不胜,最后篡位后赵,建立冉魏。

当然,这是后话,我们要看的,还是慕容恪。

棘城之战大胜,慕容恪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同年十月,密云山之战,慕容恪又率领七千奇兵伏击赵国大将麻秋,又是以少胜多,七千骑兵,全歼麻秋率领的三万赵军。

以兵势之盛,收复鲜卑段氏部落,从这个时候开始,整个前燕,才逐渐摆脱了虚弱的身体,开始朝着强壮走去。

随后,二十岁,慕容恪与父亲征讨高句丽,与弟弟慕容垂,叔叔慕容翰,大破高句丽,一路直接杀进高句丽国首都丸都城,逼迫高句丽国王单骑逃跑。

而他们则是俘虏了五万多高句丽人,甚至俘虏了高句丽国王的妻子和母亲,以及大量的王室珍宝,甚至是将高句丽的王陵挖开,将前任国王的棺木都挖了出来。

至此,高句丽无奈之下,只能向燕国称臣,用了大量金银,换回了棺木尸首。

而其后,慕容恪坐镇辽东,顺势再次拿下高句丽城池,从此高句丽,不敢南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