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临能够有承天二十一年(1 / 2)

加入书签

平帝苦笑着摇摇头,说:“这叫朕如何不急?难不成朕真的如世人所说那般,是一个什么道理也不懂的皇帝吗?”

沈均说:“这件事情,已经没有了着急的必要了。陛下也应该知道,东北那边的驿道实在是太过于陈旧。

这种东西,陛下就算派一品武夫去那边,也没有用的。所以臣才在让陛下不要着急这种事情。

这种事情自然是极为重要的,陛下是大临的皇帝,担心这种事情,是最为重要的。如果陛下是那种不担心这种事情的皇帝,臣也不会告诉陛下了。

而且陛下也知道,大临诸多事宜中,臣虽然会自己有所取舍。但是那种取舍,是绝对不会饱含这种的。

陛下请放心这件事,我既然能够安稳的来到这里告诉陛下,那么也就说明了这件事的决策在臣的眼里没有那么重要。

因为臣下已经准备好了这些事情的应对之策。臣自知不是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就能够决胜出千里之外事务的人。

但是臣也不是那种碌碌无为之人。所以臣下我,已经有了自己的良策了。

陛下请相信臣,臣有把握能够解决大临东北的事宜。如果做不到,虽然说做不到提头来见,但是臣敢于接受陛下的惩罚。”

平帝摇摇头,说:“只要你有把握解决就行,朕没有任何想要惩罚你的想法。毕竟现在的大临你是不可以被轻易替代的,朕可以离世,但是你不可以有任何事。

这一点你也是知道的,你不用和朕表明什么决心,在朕的眼里。你的所有行事,都是在朕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只是朕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总难免会心神不安。现在的大临,输不起。就算大临输得起,朕也输不起了。朕不瞒你说,朕已经到了灯尽油枯的地步了。只是不知道那一天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所以朕现在只想趁着自己还在大临,还能够帮助大临做一些自己的事。那种死后的谥号之类的事情,朕已然不在乎了。

但是朕在乎这大临的江山和大临的社稷,所以朕想要要求你,大临的领土以后寸步都不可以让。哪怕是违背祖宗的礼制,也不能让大临的领土受到侵蚀,这是朕这个大临皇帝最后的要求了。”

沈均知道平帝的身体状态,平帝的身体不好,他早就知道了。毕竟别的人在宫里有没有平帝不知道,靖天司在宫里有人,平帝还是知道的。毕竟如果靖天司里没有大临的人,平帝觉得自己都不会怎么用到御医。

但是毕竟君臣之间有的话还是不可以说的,所以平帝没有这么直白地表达过自己的想法,这是平帝对沈均的坦言相待,这已经足以让沈均痛苦流涕了。平帝对他的信任,和他自己掌握,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足以让沈均把自己这条命放在这件事上。虽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早就有了这种想法,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的沈均,已经下了必死之心。

听起来丧丧的,但是这是沈均这种想法却也正好说明了,现在他们所面对的这些事情的危险程度。

而且平帝下的要求更是让他有些十分不舒服,平帝最后要求的是让大临的土地保持完整,而这个要求也就说明了平帝得要求就是以下两点了。

一是大临选择向草原和亲或者纳贡(南唐就不可能了,毕竟南唐那边是会借此机会大肆勒索的),而草原则会帮助大临这个盟友去见解决卢阳王这个祸患,凭着卢阳王和草原那边的关系(毕竟沈均这一步棋已经下完了,而且本来卢阳军就是东北和北部边军的主力之一),草原是不可能帮助卢阳王的

二是选择向卢阳王直接投降,那么的话大临或许还是那个大临,但是大临的皇室就不是现在的大临皇室了。而且那样的话,平帝多半会被加上一个恶谥,虽然不会是什么“炀”这种十恶不赦的谥号,但是也绝对不会是什么友好的谥号。到那时如果卢阳王能够给平帝一个平的谥号,那么沈均都会觉得这是对平帝的友好了。

当平帝说出那句希望大临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完整这句话时,沈均就知道平帝是真的已经下定了某种决心了。不然平帝虽然不是那种对自己特别有信心的君主,但也不会是这种会说这种接近于丧气话的话了。这种话听起来像是稀松平常的坦白的话,但是说到其根本,平帝所说的这些话都是比较丧气的。

没有一个帝王会在坦白地说出自己行将朽木的事后,会跟自己的臣子说出这种让臣子选择大临最后走向的话。这种话可能听起来没有什么,但是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之下,才会说出这种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