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八佾舞于庭(1 / 2)

加入书签

不要说沈均没有想到,就连老掌柜自己也没有想到,在大年初一的时候,那没人会啊想到居然来到了聚悦德。

卢阳王是谁?当今皇帝的皇叔。因为按照祖训,大临的亲王是没有封地的,而且双子大多数都是郡王。而单字才是亲王了称号,但是有一个特殊的存在,就是卢阳王。卢阳王是唯一一个双字称号的亲王。

可是他的拥有双字,不是被皇帝排挤,而恰恰是受到皇帝的喜爱。

卢阳王是文成皇帝的父亲和帝,最心爱的小皇子。

甚至于有些传言这样说的,如果不是因为卢阳王的年龄太小和和帝去世太早。说不定现在继承皇位的就是和帝了。

但是想着也能够看出来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如果和帝真得想把皇位传给卢阳王的话,那么和帝也不会把卢阳王分封到卢阳郡了。

这些话一般的大臣在表面上都能够看出来,但是却不会在暗地里去说。而暗地里说这些的,大多数都是民间的百姓。没有人知道这些内容是谁传的。但是有些事是可以肯定。这些事情跟卢阳王的联系不会太少。

这比较特殊的地位,也导致了卢阳王拥有自己的军队。别的亲王,虽然也有军队,但是没有像卢阳王那样拥有一整支军队。

卢阳王之所以有军队,事因为卢阳王所在的卢阳郡。是大临最南端的国土的一部分。

而且卢阳郡可以说的啥是大临的重镇了,而且这个地方不仅仅挨着南唐,还和南部的部分国家保持着领土接壤。

这也又导致了卢阳郡作为军事重镇第一位的重要性,也导致了卢阳王所拥有的部队的数量。

而这样也就导致了卢阳王在大林的地位非常之高。

只因当年的那一场卢阳之变,就不是别人所能够知道的了。

据说卢阳之变发生的时候,那卢阳王不过才十六七岁的年纪。

而卢阳郡的驻守军被那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卢阳王,顺从和帝的指令,调到了大临的北部。进而导致了那场卢阳之变的发生。

那场卢阳之变可以说得上是来大临建国那些年中最为严重的一场战乱。

北方虽然因为卢阳郡守兵的加入,赢得了一场大战的胜利,但那也只是胜利而已。

而且只是勉强的抵挡住了草原联盟的侵犯。不要说收复什么国土或者获得什么土地。只是守住了一些重要的城市罢了。

所以这场仗大临不仅是吃了亏,而且是吃了大亏。但是有人说这场仗是有内幕的,据说当时在宫内处决了部分的人员。甚至于连当时的靖天司司正都换了一个人。但是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或许只有那些在宫里的老人才知道这些吧。

现在的大临,如果想找和帝时期在宫里伺候的老人,是很难的。没有几个老人能够像孙安年一样的,孙安年可是三朝老人,整个大临这么些年也才出过三四个而已。

所以这个秘密也就成了一件绝密之事。

但是因为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了现在的卢阳王可以说的上是整个大临除了平帝之外最强的一个势力了。而且他不是弱于平帝的势力多少,而是无限接近于平帝的势力,

甚至在有些方面上。比平帝还要更加强大一些。所以说现在的卢阳王可以称得上是全大临最为强大的亲王。

平帝之所以没有对卢阳王动手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之前文成皇帝是对卢阳王就没有动手。所以导致了卢阳王的势力得到衍生。虽然这样想,但是平帝没有责怪文成帝的意思。

在平帝的眼里,文成帝或许是因为兄弟之间的情谊才选择没有对卢阳王动手。

这样的话,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卢阳王不仅很强大。还可以在一些事情上不需要看好平底的脸色。早些年的时候还会因为一些原因,对待这些事情还是不敢太过放肆。

而这几年则是因为平帝的表现了越来越显得平庸以及靖天司被他用计谋废除,当然还有大临内部久无祸事的原因,所以也就导致现在的卢阳王异常的跋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