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年前诸事(1 / 2)

加入书签

老人虽然嘴上说着,心里想着自己不在乎这个行不上说的位置。但是归根结底,心里头还是不想离开这个位置的。因为老人即使现在年纪很大了,但是他也记得自己的年少时曾经许下的梦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每一个读书人都会都会去奉行的事情。

这些年,他在这个位置上虽然做了很多的错事,做了许多自己心不甘情不愿的事。但是这也改编不了老人内心深处最为简单的那个愿望。

现在在刑部的官员,每天都可以看见对于上了年纪的刑部尚书,露出平和的面孔。

这位刑部尚书不管赵连鹤这件事调查的进程,每天的笑容都十分和蔼。

就连卢阳王的人来到这里,他也开始尽量的去回避。

卢阳王很着急这件事情,每天都派他来,派人来问他,事情有什么调查结果没有。可他却表现的不是那么着急,他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是盖棺定论的事了。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情,除非抓到真正的凶手,不然他就只有辞官回家这一条路。因为他能够看出来,平帝似乎对这件事情已经有了胸有成竹。

他不相信这是平帝做的,但是他也知道这件事情,就算和平帝没有关系。平帝也会利用这件事情对他做些什么。

而事情的关键就在于他能不能抓到这个人。可是这件事情是由大理寺调查的,大理寺那边得到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结果,而轮到他们这边时,大理寺本应该给予他们调查的公文。却说他们的公文不小心丢失,没有给他们文件,他们还需要从头调查。

按照人们的常理,他作为为一个司法人员,应该秉持公理。但是长安城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京兆尹赵连鹤这个人的德行。

赵连鹤这个人在处理京中事物的时候没有章法。如果不是仗着卢阳王的举荐,他不可能做到京兆尹这个官职之上。

而且因为赵连鹤儿子,死在边境的原因。所以这也就导致赵连鹤,对于他国人员十分的仇视,不管是商人还是其他来这里求学的人,赵连鹤都会对他恶言相向。

甚至于因为赵连鹤的存在,京城的大牢中,每年都会多上许多从他国过来的人。但是这些人在经过长安卫的调查之后,都被发现只是普通的人而已。

也有一些是真的谍子,但是一百个人里面都没有一个这样的人。而谍子的比例大概也就是如此了吧。

赵连鹤的品行确实不端,但是封尘应该以后保持一点正义的样子,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因为除了这些之外,他也知道这件事情做起来非常的棘手,在一个平静无比的雪夜。他的书房周围满是积雪的路上,却没有出现一个脚印。而且就只有门口出现过半个脚印,而就是这半个脚印。就杀了一位有着近三品修为在手的京兆尹。

且由于赵连鹤有近三品的功力,所以是不是他早年在江湖上得罪的人动的手?

也不得而知。

别的人都很好调查,在长安城中就算把长安城所有的人都调查一遍。都比调查江湖人士要好上一些,江湖之中,漂泊无根。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找到多年前在江湖上漂泊的人。但是就比如说,封尘也从一些地方听说了那个死在大临的,南唐的谍子章巨野。也知道了,章巨野是被早年一个在武林当中的捕快发现的这事情,这样也就证明了江湖的错综复杂。一个当年在江湖上叱咤风云的侠客,居然能赢在京兆府里做一名捕快。这可以说的上是一件有差异的对比了。

因为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只知道那个捕快,原先是江湖人士。

而这样也就说明了一件事情,可可能在他们不知道的某个地方,也有一个像景洪一样的捕快,是原先江湖中的高手。而那个高手可能就是杀了赵连鹤的那个人。

为什么大临朝廷没有限制这些人呢?因为那位卢阳王就这样在自己的家中,藏了一些当年他找寻的披甲之士和一些江湖高手,伪装成自己家丁的样子。所以这种事情调查起来最危险的就是卢阳王。

大理寺那边是因为邢南林,知道这件事情可能会很危险,所以他没有让大理寺去调查这件事。

至于刑部尚书封尘这边,他就更没有必要去这样做了。因为他如果这样做了,其中受危险最大的就是卢阳王,他这个刑部尚书的位置固然重要,但是比起卢阳王自身的安全还是轻了许多。终究他也只是卢阳王大业所成立的一个棋子,而卢阳王才是真正下这局棋的人。棋子如何能比得过下棋的人呢?

就算那个棋子是一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棋子,可他不是那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棋子。

年关将近,刑部的人却愈发的有些忙碌了,因为虽然封尘已经开始不是很在乎这件事情的调查结果了,但是他们必须要把这件事情调查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