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明察暗访探究竟 家书千里送姻缘(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 孝瓘和尉相愿一路沉默,策马扬鞭赶回了府衙。

相和站在府衙门口张望了许久,见公子回来了,赶紧迎了过来,接过孝瓘手中的马绳:“公子,饭菜都热着呢,我去叫人端上来。”

村子里带来的伤痛被小心翼翼的掩藏好,孝瓘神色如常:“带先生去用一些,我不饿。”

相和一听公子不吃饭,顿时有些着急:“公子,是吃过了吗?还是哪里不舒服?不舒服我去把郎中叫来。”

“不用了,”孝瓘拦住相和:“我没事。长史可还在府衙?”

“在书房里,今天一天都在。”

孝瓘点了点头,朝着书房走去。

“先热着,一会吃。”尉相愿扔下一句话,也跟了上去。

相和一头雾水,发生了什么事?

书房内,张仲尊还在整理公文,昏暗的烛光照在有些消瘦的面庞上,忽明忽暗。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张仲尊抬头,看到站在门口的孝瓘和身后的尉相愿,似乎并不惊讶。

“县公回来了?”

孝瓘进了屋,“长史辛苦。”

“不辛苦,早晚都是要做的。”

孝瓘坐在椅子上,倒了杯凉茶,张仲尊定是知道那个村子的,所以才会将他们引过去。

“长史可认得雁门郡太守刘起?”

张仲尊道:“见过几次,不熟。”

“前永安郡太守和秀容郡太守呢?”

张仲尊拿着公文的手顿了顿,“前秀容郡太守年事已高,前年病故。同一年,前永安郡太守,后来的肆州长史,外出公干,赶上雨天路滑,马车走错了路,掉下悬崖,不幸遇难。”

都死了?还是同一年?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与刘起有关。

孝瓘慢慢品着手中的凉茶,片刻,缓缓说到:“城外穿过树林再往北走有一个村子,里面住了几十口人,长史暗中派人去盯着些,有什么情况立即向我汇报。”

闻言,张仲尊抬起头来看着孝瓘,眼前的少年气质温和,但目光却十分坚毅。此刻任由他看着,并没有因为他的逾矩而恼怒。

孝瓘问:“长史可有意见?”

“下官不知县公此举何意。”

孝瓘不答反问:“长史等到现在是为何?”

张仲尊沉默下来,的确是他故意将孝瓘引到那个村子的。这些年,刘起欺上瞒下,滥用职权,他曾多次建议斛律光彻查,但斛律光常年在外征战,刘启又十分会投斛律光所好,知斛律光厌烦州郡琐碎之事,因此雁门郡中之事刘起都处理的十分妥当,丝毫不用斛律光担心,甚至那些前来告状的人,刘起都十分“体贴”的将人挡了回去,为刺史大人分忧。

可是雁门郡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不能坐视不理,更不能愧对枉死的前辈们。于是他一直在等一个能救肆州百姓的人,可当他刚看到孝瓘时,心中很失望,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又怎么会体会百姓疾苦,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呢。可是后来渐渐地,他对孝瓘有些改观,尤其是孝瓘批注的公文,字里行间并不是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公子哥。于是他想试探一下,便将他们引了过去,又一直在这里等他们回来,就是想看看这个小公子见到了那些人会有何反映。

张仲尊退了一步,拱手施礼:“下官现在就去安排。”

孝瓘点了点头:“有劳长史。”

张仲尊起身:“时侯不早了,县公早些休息,下官告退。”

“长史慢走。”

待屋内只剩下孝瓘和尉相愿两人,尉相愿摇着他的羽毛扇子笑骂到,“这只老狐狸!”

孝瓘挑了挑眉:“长史年纪似乎与先生相差无几。”

尉相愿噎了一下,“小公子噎人的本事渐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