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崩地裂 (六)(2 / 2)

加入书签

不过廖冬至刚说完,就看见了鹿玛红不满的目光,于是廖冬至把火气压了压说:“范参谋,我廖冬至是粗人,有啥说啥,您担待一些。”

范晓增其实火气更大,他真想直接说,当初李华宇也是这么跟我说的!但是想了想还是忍住了,他开始耐心的解释:“诸位,我知道各位的想法,其实不止廖冬至将军,我范晓增在南中,也是腿上绑锣,名声在外。平定土王的时候,我范晓增也是身先士卒,什么防守战术,不存在的,我只考虑如何进攻。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当年我们在南中,要兵,主公令兵司、公事房给各处州县发布一个动员令,十万大军旦夕间整兵待发。要粮食钱财,只需要一个条子送到衙门里,多少钱粮我们只需要说个数字那是呼吸之间便可筹措到手。而我们现在在山东,钱粮都要依赖留都转运,那真是要精打细算的过日子!百姓们虽然因为新政踊跃参军,但是他们一般都没有军事训练,不像咱们在南中、在广东福建等处,召集来的都是动员兵,不但技艺纯熟,熟悉军中制度,而且大半按照乡里编制,许多人还经历过剿贼平乱等事,见过血上过阵。当真是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可是,在山东招募的新兵,想成军需要训练,需要经历锻炼,而无法直接拉上战场。而我们的对手章陵虎吴奉先,在大公子时期,就以士卒勇猛训练有素闻名,又获得了济南海量的物资,战斗力实在不容小觑。如果不是他们两个军阀成性,一味保存实力,只怕我们现在也没啥争论的了,全力都对付这两个人,都够我们头疼的。”

廖冬至听到这哼了一声:“两个逆贼有何可怕?范参谋,我廖冬至跟你打个赌,你只要给我五万人,半年的物资,我定让这两个逆贼授首。”

范晓增刚要说话,伍兴却苦笑着说:“廖冬至将军,这两样我倒是能给你,但是折扣要大一点。你要五万人,我给你十万,沂蒙的壮小伙子任你挑选。物资我给你一年的,小米杂粮管够,土制火药也凑合,但是南中的火药我不敢保证。不知道这些,能不能让您有足够信心击败章陵虎吴奉先和曾家兄弟的团练?”

伍兴的话不多,却远比范晓增的话更有效,廖冬至被气的发抖,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本来的嘛,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情况,伍兴能保证凑出这样的十万大军和一年物资,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但是问题是,靠这些哪来的底气?没受过训练的青年加土制火药和杂粮,拿这些对付章陵虎,就算是廖冬至也不敢打这个包票。因此,廖冬至一时无言。

“这话怎么说?”鹿玛红有些不满,略带着些情绪的问伍兴。

“夫人,当日侯爷初掌山东、登莱等处军政事务时,恰逢奴贼阿巴泰肆虐山东。为了平定此患,这才有了当日的龙虎义勇营。”

说到了当年和王龙罗虎等人一道在齐鲁大地纵横驰骋,打得阿巴泰望风鼠窜的往事,伍兴不由得脸上浮现出兴奋的红晕。

“当时,龙虎二人向侯爷提出了所谓软地硬地之事。不知夫人和廖将军还记得否?如今,山东、江淮各处,不曾有工作队深耕的地方,对于清军叛贼来说都是软地,对我们来说,处处都是充当清军眼线的官绅大户,那都是硬地。我们的软地,只有登莱和沂蒙山这两大块。只要我们把这两块地方牢牢的把握住了,我们就是横在鞑子嗓子眼里的骨头,插在他们心里的一根钢刺!”

范晓增感激的看了伍兴一眼,伍兴一笑而对,然后范晓增接着说:“现实情况伍镇抚使已经讲明,我就不必多说了。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只能养活三万多人的脱产正规军,依靠这些力量,我们自保尚可,但是进取实在无力。因此,我们在这的主要意义,就是钉在这里,让辽贼,让整个天下,知道山东有一支抗清力量,他们有武装有根据地,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有能力拖住辽贼南进的脚步。这才是我们在这的真正意义。当然,留都不是不去救,主公我们也不是不去管,而是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才是对留都最好的支援,也是对主公最好的支援。”

“我们这三万人,只要使用得当,足以拖住清军三十万人,这样主公就能少面对三十万人。我相信只要主公自己没什么事,剩下的辽贼人马被解决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时间也在我们这边。只要我们愿意花心思,伍镇抚的十万青年也可以变成十万精兵,土制火药只要改良配方,也可以变成标准火药。到时候我们会拥有几十万大军和充足的补给,而辽贼,还能凑出几百万人围剿我们吗?我看不能!”

“我们有三万人,他们要来,就要至少出动十万人,然后就是二十万人,三十万人,五十万人。鞑子要打我们,那就没有力气顾及国公爷那边。我们就给国公爷争取了时间,可以动员起南中和两广福建赣南的兵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