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落花时节又逢君(1 / 1)

加入书签

大雨将至,满地潮湿。 延川江仍旧一如原来的模样,淅淅沥沥地给笼在了雨中,这倒是原本时节该有的景象,南瞻洲如今,正是稻米丰收,鱼肥蟹子黄的大好时节,其实即便不是这秋收时节,延川江也是会笼罩在这淅淅沥沥的烟雨之中。 这是白龙镇上的第一场雨,却也是预示着丰收的一场雨,镇上的居民,或是坐在自家门槛上,或是群聚在酒肆中,谈论着这雨后丰收可以想象得到的忙碌却充实的生活,而小孩子们,则不顾及大雨,在刚刚铺就不久的青石板路上,跑着,欢笑着,被两边军镇中肃杀气氛压抑着的天性,倒是彻底释放出来。 延川江流域,已经成了北阳王朝和南楚王朝,两边边境军镇居民聚居之地,两边的军镇,自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扩军备战的准备,除了从北阳和南楚各地调遣过来的精锐之师,本地军镇的主官,也开始强征壮丁,这倒是合情合理,但是,能吃饱饭,有妻子儿女,哪个想打仗? 拉了壮丁,也是充当炮灰,或是民夫,民夫倒还比炮灰好上许多,虽然也是一般拿不到钱,但是好歹不用上战场,也能吃饱,但这也只是说说而已,真到了强征壮丁的时候,两边军镇的青壮,倒是很有默契得一同出逃。 边军不敢入延川,这是逃役青壮们总结出来的规律,他们许多都是不读书的,却也同读书人一般,从这世事变化中,有了自己独有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不能说他们没有大智慧。 也正如他们所思虑那般,当这些青壮逃入延川江边时,南楚和北阳的军队,在这延川江边,也一如这两边逃役的青壮一般,极为有默契,踟蹰不前,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青壮以及他们的家人老小,就这么,轻松进了延川江流域,想要去抓住他们,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 过往的事,可不是传说,南楚和北阳军镇里的士卒,皆是见过延川江神异的。 就这么僵持着,日落时分,延川江又下起了雨,人困马乏,再有大雨倾盆,这件事,也只能如此。 不过,南楚和北阳的军队,倒是极为默契地,皆将这逃入延川江流域的青壮,抛在脑后,仿佛从来没有这样一般事。 谁愿意打仗? 没有人乐意在已经有了繁华盛世气象的时节打仗,上位者一言,这两大王朝的边境,就得成为烽火连天之地,血肉横飞,流尽热血,他们之所以默契地遗忘,或许是因为,他们心中也有对盛世太平的渴望,随着那些逃走的青壮,一同进了延川江。 白龙镇许久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延川江,当年的大晋书院即是在这白龙镇中,长久无人居住,虽然年久失修,但是住人倒是没有问题,修缮房屋,这些青壮倒是极为擅长。 烟火袅袅,饭食飘香,这白龙镇又重新燃起了灶火,升起炊烟。 大晋书院中,也有了朗朗读书声,南楚文风颇盛,好学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父母望子成龙的心念最是重,南楚和北阳两边的孩子,倒是坐在了同一张书案上,同处于屋檐下,而老师,则是南楚和北阳两方军镇中,随着一同逃出来的读书人。 如今秋收,孩子们也是疯跑,书院中,难得有了清净的时候,不过,金若鲲却宁愿这书院中热闹喧嚣些,这仿佛,当年大晋书院的风采。 “今年倒是个好丰年啊!” “没错没错,多亏了水神娘娘保佑,风调雨顺的,才能有了今年的丰收,可不能忘了给水神娘娘多些供奉,今年的香火一定得旺盛!” 人心就是这般淳朴,他们口中的水神娘娘萧豫却从未想过要这些人的香火,只是将笼在延川江上的精粹水运撤去了些许,举手之劳,毕竟,精粹水运对于寻常人,可并不如修士般极有裨益。 金若鲲站在山巅看着这白龙镇中的一切,五味杂陈。 他很清楚这是谁的手笔。 不知何时,延川江的水神娘娘萧豫已经走到了金若鲲的身旁,没有说话,而是陪着金若鲲一同看着这山下的一切,烟火人间。 “阿豫,我真的错了吗?” 金若鲲忽然开口问道,他自己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只是,心中的的侥幸,却始终 让他想问问别人的答案。 延川江的水神娘娘萧豫道:“对错无端,只要坚持自身道理就是。” 闻言,金若鲲蓦地笑了起来,有许多时候,知晓得道理和学问多了,看待世间的问题偏偏总会复杂。 “哈哈哈,阿豫你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萧豫闻言,脸上一红。 孤山论道自清晨开始,因为露水眷恋这梅花的冷香,所以露水浸透梅花,沾衣欲湿。 梅花满山遍野,山崖上的各宗派弟子在这梅花冷香里等待着论道的开始。 与镜山弟子走的最近的是千机宗,两宗从百年前已交好,经历百年后更是如此。 据说千机宗掌门喜欢灭明,不过这些都只是没有证据的猜测。 这次孤山论道,千机宗带队的位约莫四十岁的嬷嬷,这位嬷嬷乃是千机宗仅次于掌门的长老,半步破神梁愿。 而梁愿身旁站着的可爱少女,正是千机宗掌门的嫡传弟子,楚星星。 太上山此次来的没有宗门长老,是由太上山年轻一辈中最出色的弟子,从远方带队。 而九州宗毫无疑问,肯定是修行界中年轻一代第一人元淮枳。 青遥剑派来的是风头不输元淮枳的陶然。 轩周子有些焦急,掌教真人告诉他的是两位师叔早他们一步出发,可是到这时还没来,反倒是两位不靠谱师叔的事迹先一步到了孤山。 “快看那,师兄!” 顺着身边师弟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孤山唯一上山的道路上悠然走来两人,一男一女。 男的俊俏得不像男人,更像是一个女人,要是论相貌,他不下于相貌最为俊美的从远方。 而女的则是英武异常,眉间有颗醒目的朱砂痣。 所来的二人正是方源和苏有生。 元淮枳的目光始终都在苏有生的身上,若说年轻一辈中最为人瞩目的除了元淮枳,就是苏有生。 而从远方则对于方源更感兴趣,因为太上山的徐长老似乎认识这个慵懒的俊美少年。 上得山崖,苏有生的一缕长发挡在了眼前,方源伸出修长的手,把那缕长发仔细地放在苏有生耳后。 苏有生抬起头问道:“我的头发太长了吗?” 方源道:“不,是太短了,连梅花冷香都沾不上。” 这二人的对话清楚地传入了每个人耳中,从远方看方源的目光更加幽深。 元淮枳则冷哼一声,转过了头。 轩周子只觉得自己的世界观崩溃了,对人极其冰冷的苏有生竟然不排斥方源碰她!! “一定有原因!” 这是轩周子心中唯一想到的。 烟花在天空炸开,却没有烟火味,不是被梅花冷香给掩盖了,而是这烟花本就是寒梅花魂。 以往的孤山论道只参加剑道争锋,但自从灭明师叔祖参加了书心道争后,镜山就又多了一项。 但最为人诟病的是,灭明的剑虽无人能及,但他的字却让人无可恭维,真心难看,甚至不如三岁小儿所写的字。 在书法上灭明倒是和他师兄天一真人一脉相承。 镜山山门上的“剑意广”三字就是证据,那是天一真人亲手写的。 不过还有写字比他二人更难看的,那就是庆余书院的夫子宁苛,身为四大书院之一的庆余书院最抬不起头的就是这件事。 因为书院的招牌,就是宁苛写的,还不许人摘下来! 晨雾在潮水的起落下,荡然无存,只掀起一阵阵海风,吹来。 孤山的千亩寒梅中散落着一座座青石书案。 转瞬间,一座座青石书案旁坐满了人。 书道,论的就是道心。 四大书院的共祖儒圣认为字如其人,字如其心,渐渐地比拼道心的棋便被书法所取代。 从远方和元淮枳各自占了一个书案,南北对立。 陶然最敬佩的是元淮枳的实力,对于书法. 论道心他不屑一顾,他所期待的是剑道争锋。 苏有生也是一样,不过方源却走进了寒梅林中。 轩周子好奇地跟着这位方师叔,他也曾听说过灭明的字,更见过天一所写的字,他想看看这位新任以沫峰师叔到底是谁给他的勇气敢踏进寒梅林。 方源挑了一个比较静谧的青石书案,对面坐的是个年轻的千机宗女弟子。 千机宗的楚星星看见了方源,一路小跑过来,没有其他原因,她想看看方源这个比女人还俊俏的少年写字是不是跟天一真人,灭明真人一脉相承。 千机宗的女弟子见楚星星过来,急忙起身行礼。 但楚星星却道:“不用管我,快开始吧。” 这时从寒梅林的深处飘飘荡荡地走出个头上插满淡黄色梅花的疯癫老头。 边走边喝手里酒葫芦里的酒。 方源拿起笔,在书案上的宣纸上写下了个“方”字。 正宗的瘦金体。 楚星星有些失望,并不想传闻里说的,镜山中出来的写字都难看。 不过这时头上插满黄花的疯癫老头,喝口酒,看了看方源的所写的字道:“太粗糙了,转承太死板,没有灵气。” 楚星星一听来了兴趣,急忙问道:“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疯癫老头对楚星星的惊诧很是受用,道:“想学啊?我教你啊。” 楚星星闻言看着疯癫老头的一双美目里都是小星星。 不过疯癫老头准备再挑方源所写字的毛病时,再看那字脸陡然变了颜色。 字的转承起落中,晕染着浩然剑意,与其说方源写的是字,倒不如说他写的是剑。 疯癫老头有些尴尬,正准备趁着楚星星不注意想要溜走,却被楚星星黏了上去。 “老爷爷,你不是要教我吗?别走啊!” 楚星星去追疯癫老头了。 千机宗的女弟子看了一眼方源的字,只觉得道心被一把剑刺中,异常得冷。 “我认输。” 轩周子也看到了方源的字,饶是他剑心稳固,也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这个方师叔不简单。 方源点点头,拿出了丹鼎壶喝了口酒,等待着下一位的到来。 刚才那头上插满黄花的疯癫老头名叫陆真意,是百晓斋主的师弟,书画一绝,不过做事有些疯疯癫癫,倒是有些赤子之心。 反观元淮枳和从远方的书案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撑过片刻便道心失手,更有甚者只是看了一眼,便知难而退。 现在从远方的对手是一个老和尚,二人的道心争锋正是物我两忘之境。 “人生有多长?” “饮食之间。” “人生有多远?” “呼吸之间。” “天涯海角之鸿沟在何处?” “你我之间。” 老和尚的问,字字诛心,但始终停留在问道一途上,终究落了下乘。 其实从远方和老和尚面前的纸上,只写着两个字。 问与悟。 问道与悟道,就像天上的白云与地上的泥土。 云虽然高,却没有根基,风一吹便四散飘荡。 泥土虽然诞生于尘埃,却是经历了风霜雪雨的洗礼,脚掌车轮的碾压,虽然平凡,却蕴含大道。 老和尚看云是佛法,镜花水月般空幻。 从远方看泥土是道法,虽然易得却最难领悟。 输赢立见分晓。 老和尚惨然笑道:“是贫僧输了,竟把花叶菩提佛法看做了空幻,罪过。” 从远方道:“大师佛法另辟蹊径,怎么是罪过呢?” 老和尚颂声佛号,黯然退场。 元淮枳看着淡然自若的从远方,从远方也同样看着元淮枳,他们二人必将有一战。 关乎道心,也关乎两人心中所坚持的大道。 书法,比拼的终究还是道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