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比武开始,骄悍的种家军(1 / 2)

加入书签

中秋诗会,曹侒大放光彩。

导致的结果就是,上门提亲的络绎不绝。

这几日可把崔氏笑的合不拢嘴。

着实让她扬眉吐气了一把。

不过对于崔氏的忙碌,曹侒没有一丝心思,因为大比武迫在眉睫。

曹侒这几日开始吃住都在军营。

.................

这一日消息传来,秦凤路经略制置安抚使,武康军节度使童贯带领西军回京。

曹侒长出一口气,终于来了。

距离比武还剩三天时间。

曹侒天天泡在军营,推盘演练,各个兵种的配合,毕竟这一次就是曹侒一飞冲天的机遇,不得有失。

很快比武的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

当天晴空万里,当今朝廷的重量级人物都来了,宋徽宗赵佶坐端坐中央,太尉高俅,太师蔡京,赵明诚老爸赵挺之,六部各个主事,三衙的各个官员,还有远来的节度使童贯。

“童贯这老太监真的有胡子,不会是贴上去的吧!”曹侒看到童贯贴脸上的假胡子。

哎,也是个可怜人……”

他这么胡乱盯着童贯的脸看,没提防童贯的眼神忽然扫了过来,二人四目这么一对,曹侒立刻就觉得有一股压力临身,童贯的二目神光充足,令他立刻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就算是大奸臣,也都是不一般的人物,况且这位童贯在西北统兵多年,多年的身处上位的威压..........

曹侒领着禁军,来到校军场,后面站着三员大将,徐宁、韩世忠、杨志。

弓刀甲胄擦的锃明瓦亮,军容颇盛。

诸军在校军场中列定队形。

曹侒做为一军之将,自然要表现一番,站在台前挺胸凸肚,指手画脚一阵慷慨激昂的讲演。

无非就是诸位吃皇粮领官俸,自须戮力同心,苦练弓刀武艺,上报官家,下安黎庶,最后带头呼喊官家“万岁”。

齐声高呼,惊起林中飞鸟无数,扑飒飒好一阵乱飞才安静下来。

忽听三通鼓响,曹侒举目望去,原来是个人武艺表演,首先是十人出列演弓箭。

宋军步兵中以弓箭手为主,因此弓箭为武艺第一,军中最重,选军士第一个标准就是能开多强的弓。

第一轮先是厢军,众人忙叫把十个草靶都舀到土台上来亲自检看,结果数来数去十个箭靶上只有三十八支箭,平均每人有一箭多脱靶,而且中靶的箭位也是参差不齐,中红心者寥寥无几。

宋徽宗面色不悦,传令官立马安排其他队伍。

第二轮先是乡军,结果数来数去十个箭靶上只有三十二支箭,成绩还不如第一轮的厢军。

宋徽宗面色更加难看,对着旁边的人说道:

“难道我大宋军队都是这般的射术?”

“如何面对党夏人、辽人、女真人........”

旁边站出来一将大约五十左右,头发胡须都已花白,但是看上去精神矍铄:

“圣上,不要担心,接下来出来的是我们西军,这10名都出自我西军最为精锐的斥候部队,常年负责侦查敌情,人人都有一手不俗的射术。”

“好,就依种老之言。”

原来这个老者就是西北种家军的灵魂人物种师道。

就是鲁智深天天挂在嘴边的老种经略相公。

北宋名将种世衡之孙,种师道不仅文韬武略,而且善于带兵,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帅才。

后来种师道被朝廷提拔为西北边州统帅,率兵防御西夏,为朝廷立下战功无数,在军中也颇具盛名。

小种经略相公就是老种经略相公的弟弟种师中。

第三轮蕃兵,更加准确的说是种家军,十人一身黑衣,面色阴冷,靠近能闻到身上的淡淡血腥味。

这是常年在战场上留下的味道,十人弯弓射箭一气呵成,眨眼间10支箭已经全部射出。

“好!”宋徽宗看着这10人整齐的动作,虽然成绩还没出来,但是应该不会差。

有专人传来消息十个箭靶上有五十支箭,无一箭脱靶,而且中靶的箭位基本都是红心。

“好!西北有如此壮士,大宋西北无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