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谁对谁错(1 / 1)

加入书签

“亥时女秀荣薨,上悲痛不已,停朝一日。公主聪慧娟秀,上所钟爱,追封太康公主,丧葬事宜皆从厚。” 李荣在奉天殿台阶上,面向奉天门,对底下的百官宣旨。 今日来的官员很多。 前日东厂根据太监宋玉的举报,抓获一名粮商。经一天一夜审讯,昨日粮商供出勾结户部员外郎,在运往京通仓的粮食损耗、折银上做手脚。三年中累计偷粮10万石,侵吞折银五万两。户部周尚书没能赶走监仓宦官,反而因管理不利被问责。 这是宦官集团的一次报复性反击。东厂已经和汪直站在一条船上。面对蓄势待发的报复,官员们毫不退缩。他们质疑粮商的口供,准备在今日早朝弹劾东厂厂公杨鹏对粮商屈打成招,要求三司会审。 “首辅大人,这可怎么办?”户部尚书周经面如死灰。 时间拖得越久,对户部越不利。如果东厂趁着公主落葬期间把伪造的证据做得天衣无缝,此案翻不了。宋玉会继续嚣张跋扈的插手京通仓。京通仓是朝廷最大的粮仓,关乎天下粮价的稳定,怎么可以让宦官们乱来! 刘健脸色僵硬,双手止不住地发抖,根本没有听到周经的话。 周经拔高声调又喊了一声:“首辅大人!” 神色凝重的李东阳轻轻拉了拉刘健的朝服。 刘健这才反应过来。 “皇上悲痛,我等不宜在此时让皇上忧心。” 周经一脸不安:“可是......” “放心,东厂当下没时间管这事。”刘健一口断言。 周经目光充斥着质疑。当年汪直掌管西厂之时雷厉风行、手段狠辣。杨鹏或许会和稀泥,汪直绝对不会错过报复户部的好机会。 平日笑容可掬的谢迁,此刻脸上沉重难言。他只对周经说了一句:“昨日寿王饯行宴上,太子与公主同桌就餐。” 周经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前阵子太子大张旗鼓重金悬赏治疗痘疮的方子,同时从宫中传出的还有一则谣言。说是太子与公主命格相冲。太子与公主走得越近,公主的病情越重。两人不宜相见。 太子刚与公主见面,公主就薨了。皇后娘娘会怎么想?太子如何自处? “为何昨天没消息传出来?”周经忧虑地问。 按理说宫里有大事是瞒不了人的。领教过先帝时期西厂无孔不入的手段,汪直一回宫,差不多每一位实权官员宫里都有眼线汇报最新动态。更何况世袭的勋贵和皇亲们! “皇上怀疑公主之死,命禁军封锁宫闱,更不许御医们出宫。”李东阳心思细腻,从昨晚的变动中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看来皇上真的不放心把禁军交给外人。” 宫中的禁军统领起先由勋贵担任,五十年前于谦于少保从勋贵手中接过,而汪直则开创了宦官掌禁军之先河。老首辅致仕之前,一心想让官员拿回禁军之权,本意是不想让被皇帝宠幸的宦官再有领兵之权,不想让大明出现第二个王振。 李东阳无奈苦笑。同僚们不想再闹出第二次土木堡之变。皇帝也不想再发生第二次夺门之变以至皇权更替。 “先把眼前的事挨过。”刘健捏了捏鼻梁。 他知道,一场大风暴即将来临。 太康公主朱秀荣的灵堂设置在坤宁宫东侧的永宁宫。一切规格葬礼类比亲王。 朱厚照傻坐在灵堂上。 他在另一个世界活了三十六年,自是知道人难免一死、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亲人的离别。但他绝没想到,在送走了弟弟之后,又要与4岁的妹妹死别。他们都是孩子。 弟弟夭折的时候太小,兄弟之间没有太多交流,弟弟去世对他的触动不大。但妹妹打从会说话起,就喜欢黏着他。每天起码叫上上百声“哥哥”。 妹妹是宫里少有的能让他敞开心扉接纳的亲人。 朱厚照掩面哭泣。 从此,身后再也没有小尾巴跟着。 明明宫里有最富足的生活、有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为何治不了妹妹的病? 她才四岁啊!人生没有开始就结束。 “你为什么在这!你为什么没死!” 张皇后突破天际的女高音,把沉浸在悲伤中的朱厚照弄清醒。 张皇后哭晕后醒来,又冲到灵堂想要再陪陪女儿。看到女儿尸首旁的朱厚照,她彻底崩溃,骂出了隐藏在心里多年的怨恨。 永宁宫中负责丧事的神宫监太监腿肚子打颤。他刚才听到什么了?皇后娘娘质问太子为何没死?还好李公公先扶皇爷休息去了。 坤宁宫的女官吓得几乎昏厥:“娘娘您魔怔了,那是太子啊。” “本宫知道他是谁!本宫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是谁!滚,滚出去!”张皇后双眼赤红,抓住身边任何可以扔的东西往朱厚照身上砸去。 高凤不敢上前阻拦,和黄献一起把朱厚照严严实实护在身后。 神宫监太监撒腿就跑出去找人。 “够了!” 悲愤到极点的朱厚照,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推开了护住他的的高凤和黄献。冲到张皇后的面前,打掉她随意抓取的瓷瓶,把她大力往妹妹尸首前拉。 身体精神双重疲惫的张皇后挣扎不过孩童,一个踉跄跌倒在地。 “母后!妹妹不在了,我的心痛不会比你少!”朱厚照挥舞双手神情激动,“神他妈的妹妹被我克死!命格相冲若真能克死人,这世上还会有皇帝?早被人克死了!” “母后可以不认我这个儿子。但不要说是我克死了妹妹!” “人会病死、撞死、打死、摔死,就是不会被克死!” “妹妹好端端的,突然亡故必有缘由!” “我一定会查出真相!哪怕耗尽一生!” 朱厚照有一度真的怀疑过命格相冲的鬼话。但是,另一个世界三十六年的人生不是白过的。 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死去。就算猝死也有心绞痛的前兆。 在皇宫无端暴毙的例子不少。比如,景帝的儿子。暴毙是因为没人想查下去。他用现在、以及将来所有的关注度发誓,一定会查明妹妹突然离开的真相! 处在发疯边缘的张皇后,被更加疯狂的朱厚照镇住。她抬头望去,稚气未脱的孩子脸上有说不出的坚定。 其余人等匍匐在地,恨不得挖个洞钻到地底下消失。 “秀荣睡着了,你们母子俩不要闹醒她。” 双眼布满血丝的弘治帝,扶着李荣的手,站在门口悲伤地望着女儿小小的棺椁,用哭哑的嗓子柔声道。 张皇后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 朱厚照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