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发呆的太子(1 / 2)

加入书签

英国公遇难,停朝一日以示哀悼。

当天《京报》、《大明报》转载了邸报上的文案:兹有白莲教坛主朱宿,勾结鞑靼泄露中军军情,导致英国公战死,五千余将士仅存九十六人。

没有详细报道,没有撰稿人义愤填膺的声音。寥寥数语,充斥着浓浓的公文气息。《京报》比《大明报》更受百姓欢迎,很大程度上因为它的“接地气”。突然来了则公文式新闻,连最没见识的百姓都看出了背后山雨欲来的氛围。

“字数越少,事情越大。白莲教完犊子了。”

“白莲教还存在着呢?我以为早被朝廷清剿了。”

“干什么不好要去勾结鞑靼。哪怕中军不是东西,也不能帮着外人对付自己人啊。”

“以前有人让我加入白莲教,说白莲教能让信徒过上好日子。入教就入教呗,还要我出‘根基钱’,说什么圣母会为我种福,百十文或百十两都都可。被我给拒了。还不如加入一体党,每个月有一次蹭吃蹭喝的机会。”

“那人你还见过没?我舅舅在衙门里办差,说上头给出巨额赏金,抓到白莲教徒一人给一百两。如果是白莲教内部的头目,赏金会更多。抓住他们的圣母,赏银一万两,还能赐予传奉官!”

“一百两一个!让我好好想想,上次在哪又见过一次来着?”

“好好想想!抓到人我舅舅能分你四十两。”

民间对中军、对英国公的风言风语消失了,转而攻击起了白莲教。

白莲教被朝廷严厉打压了一百多年还没消失,自有其生存之道。只有有受灾害、受权贵压迫的百姓一日,就有白莲教生存的土壤。

但百姓这词太过宽泛。他们像沙子一样四散,握紧拳头都能从指缝里流出去。除非有极为恶劣的外界因素,逼得他们不得不聚沙成塔,汇集成沙尘暴吞噬一切。

此时的大明提供给百姓的生存环境还不至于到恶劣的程度。朱厚照又是极为擅长控制舆论的人。在资本和身份的加持下,轻易让白莲教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喊杀。用赏金把白莲教最大的敌人从朝廷换成了和他们关系最紧密的百姓。

“小爷,要不是刘首辅拦着,您出一份悬赏告示,奴婢敢保证白莲教的圣母很快就会现原形。”出了这等大事,刘瑾又屁颠屁颠来文华殿找朱厚照。

朱厚照当上甩手掌柜,抱着双臂站在文华殿的中央空地上发呆,把所有政务都推给了内阁和司礼监。王华为首的詹事府官员在他身边进进出出,协助兵部车架清吏司用最快的速度完善北地驿路;兵部主事以上官员正在集义殿开会,激烈讨论五大北伐军团接下来是稳固防线还是报复性反攻。

他提出的背后一击被刘健、保国公等其余四位阁老否决了。司礼监经过讨论,也觉得不宜在情况不明的状态下冒然北上。

于是,朱厚照罢工了。

气人的是,内阁和司礼监竟然乐见其成。

呵呵,他是他们想拦就能拦住的人吗?

“刘首辅的担忧也无不道理。万一真有人要钱不要命,故意加入白莲教让家人换取赏金。那就是本王的罪过了。”赏金领取对象仅限于朝廷在职官吏、衙役,尽可能防止冒认白莲教信徒的事发生。

刘瑾傻愣愣地站着。太子的几个建议被内阁接连否决,太子气得把文华殿内的摆件打砸一通。怎么还向着刘健说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