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往事(1 / 2)

加入书签

朝会散去,文武百官缓慢地走出炎洪殿,过东华殿,在华门外踏上各自的马车,打道回府。

自早间五时起至午间一时,前后四时的时间里,庙堂上唾沫横飞,武将文臣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到最后也没能决定监军制是否恢复。

要不是叶子华咳嗽一声,以圣之威暂且压制激愤的武将,说不定就有哪个愣头青敢在殿堂上动手。

叶文和撑着油纸伞,踩着马踏,进入马车。

捧起才读一半的《乾纲要》,叶文和嘴角带笑地阅览。对监军制的废除,在小时候叶文和便心生不满,将的权力未免过大,又无朝廷制衡,监军废除后,军队恐怕是彻底掌握在他们手里,那造反不是轻而易举?

终于,叶文和终于找到机会,能够重新建立监军制。

只有监军制才能使将领的权力缩小,真正做到军权归朝。如若不然,他心难安。

只要开了口子,监军制是一定会恢复的。现在不同意的人,在以后也就由不得他们了。

“君者,众臣之首,天下生民之主也。君民互依,为天理自然,顺应纲常,臣高于君,则为反叛谋乱,搅扰纲常。此当诛杀,以昭天理!”

《乾纲要》是一本由登临高位的儒生所著的权谋之书,被天下文人士子嗤之以鼻,却不知多少人家中暗藏这部书。

叶文和并不认为帝王心术是一个人花费十几年就能琢磨透彻的,但其中一些还是值得采纳。

正当他看得尽兴时,马车急刹。茶水飞溅,差点洒在叶文和的书上,只是到书前方二尺多处也就进不得了。

仆人焦急地掀开门帘,不敢做出半点解释,只是惊慌地低下头。

“回府之后,领杖二十。”

叶文和面无表情地宣判,走下马车。原来是前方也疾驰一辆马车,为了避免碰撞,不得已刹车停住。

从其中走出一个文雅的半百之人,果不其然,李青泉也随叶文和到此处。

那府宅上分明高挂着王府二字,却不是叶文和的亲王府,而是王家的府邸。不久前,李青泉还亲自率子来此拜谒王老将军。

叶文和和李青泉对视一笑,之后如同看不见对方似的,自顾自走进府宅里。

顺着中庭走进客堂,叶文和李青泉一左一右,迈着同样速度的步伐,都身着朝服,脚踏朝靴。

刚到客堂门口,二人就看见叶子华正端坐在王正忠对面,与他下棋。

对此,他们都不意外。

现在能压住那群反对恢复监军制的武将的人,只有王正忠这位老将。前来请王正忠,这是极为正常的。

在王正忠面前,叶子华叶文和与李青泉都一派和气。讲白了,就连叶文和也是王正忠看着长大的,在长辈前,叶文和不敢有分毫不敬,哪怕这位长辈不站在自己这一边。

四方桌,四边坐着影响大炎朝未来走向的四个人。他们代表了大炎朝权力的顶峰。

“嘿,小子,这盘棋看来是我赢了。”

王正忠一子落下,杀了叶子华一片棋,而今阵法已成,叶子华难有回天之力。

“小子还是下不过您啊。”

“诶,圣上的棋艺平稳细腻,不可谓不好啊。”

叶文和罕见地点了点头,认同了李青泉对叶子华的溢美之词。但,的确,叶子华下的一手好棋。

“李相谬赞了,在老将军面前,怎可以称得上棋艺好?你看,这不就把我杀得溃不成军。”

叶子华笑着谦虚了,再下一步,王正忠接下来只一招便让叶子华死棋。

四人都哈哈大笑,但是在笑过以后,王正忠的面色突然凝重起来。

“我知道,你们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今天又闹出了什么幺蛾子,要我这个老东西解决啊?不会是你们想要恢复监军制,武将之中有人反对吧?”

王正忠虽然是疑问,但语气十分肯定。

沉默了,叶子华三人彻底沉默,这也是对王正忠的回答。

“唉,”王正忠叹一口气:“这件事,先帝在时也曾想要实行,可朝中反对之声过大,先帝以为不可妄动,否则有伤我大炎根基。而后,便只字不提。”

“王老,您也知道,军权不受到制衡,后果不堪设想。”

王正忠岂能不知,近年来军队里奢靡成风。战力不增,开口要的军费倒是花样百出,数额也疯狂上涨。国库每年五分之三的开销全投在军队。

结果,收效甚微。甚至,军中竟然出现了“将在外,君命可不受”的言论。

坐在椅子上,王正忠整个人似乎萎靡下去,这让叶子华等人极度害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