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往事(1 / 1)

加入书签

小商河之战结束十余日后,林豹在一晚将周显他们四人全部召集在一起。在喝了一些酒后,他缓缓开口道:“你们不是一直好奇我的身份吗?今晚闲来无事,我就给你们讲讲。” 周显他们彼此望了望,脸露喜色,但却没人首先开口说话。 林豹微微苦笑了一下,继续说道:“正如你们所知道的,我是浙江义乌人。在十六岁那年,因为父母被倭寇所杀,便和几个族人一起从了军。而所进入的军队,正是天下闻名的戚家军。这点,你们应该也猜到了吧?” 周泰一手紧握成拳,一手平展开来,猛然击打在一起道:“我之前就说过,师傅他一定是戚家军出来的。你们看,我说对了吧!” 周显拿起一个鸡腿,塞进他嘴中道:“好好听师傅说。” 林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旁边的周坤知趣的再次给他倒满。他望着外面,似乎陷入了遥远的回忆。 “我刚从军之时,万历援朝之役结束还没多久,统御我们的还是老将吴惟忠。虽然数月之后,他便因为老病而自行去职,但我仍旧将他当成我的第一任长官。正是他,向我,还有和我同期的无数新兵叙说了戚家军的辉煌和荣誉。” 吴惟忠为当时入朝作战的明军主将之一。虽然当时已年过六旬,但英勇丝毫不弱于那些青壮。他所率领的戚家军在进攻汉城的时候便有首登之功,在紧接着的坚守乌岭要塞之战中亦有同样出色的表现,是当时令倭寇闻风丧胆的一员勇将。 周显在心中暗自推算,吴惟忠去职应该是在万历二十八年,也就是1600年。也就是说,自己的师傅在那个时候就已经从军了。 “最开始我们的任务还比较清闲,主要是清理一些倭寇的残余,或者是一些分散的匪寇。当时那段时间可真是威风,一听到我戚家军的威名,作乱之人纷纷逃散,根本不敢迎战。但当时天下纷乱,虽然不比现在,但匪寇数量也不少。所以,到处都有作战的机会。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的我也是如此。根本不知何为恐惧,事事奋勇上前。薄有微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升为百户。” 周乾开口问道:“师傅,以前听别人说,在戚家军里面不管出身,只以人头计军功。你能在很短时间内升为百户,是不是……” 林豹没有否认,点头道:“不错,在戚家军确实如此。我之所以能升为百户,也的确是因为杀了不少人。但他们要么是十恶不赦的倭寇,要么是为害一方的匪寇,都是该死之人。因而,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 周显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追问道:“师傅,按你之前所说的。最开始你们应该是驻扎在南方吧!” 林豹点了点头道:“最开始的确是驻扎在南方,到北方已经是数年之后了。当时蒙元尚还势大,不断出兵寇边。朝廷九边兵力吃紧,就将我们调往了边地。最开始是抵御蒙元,后来就是抗衡满虏了。这段时间,戚家军经历了不少苦战,我的职位也随着一升再升,先是守备,后来游击。最高之时,我是参将,只受总兵一人节制。” 周显脑海突然有点转不过来,朝向林豹道:“师傅,你说你担任过戚家军的参将?”林豹所说的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不由得让周显怀疑。在明末,总兵因为监管的地方有差异,地位也大小不一,参将亦是如此。但戚家军作为一支百战之师,能在那里担任参将一职,这已属于朝廷一方大员的范畴了。 林豹脸色难看的叹了一口气,最终点了点头道:“那已是十数年前的事情了。但这一切从万历四十七年开始,就一步步的化为乌有了。” 周坤熟知典故,想了想道:“师傅说的可是发生在萨尔浒的那场大战?” 林豹点了点头道:“那个仅是一个开始。万历四十六年,奴酋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誓师反明。万历天子意识到时态严重,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出兵讨伐满虏。当时气势汹汹,但最终的结果你们都知道。损兵近五万,战死将领三百余人,精锐尽失,元气大伤。” 周显皱眉问道:“师傅,您也参与了那场战事?”萨尔浒的惨败,周显在书中读过。如果林豹参与了那场战事,最终导致了他当前的样子,周显倒不会感觉太过意外。 林豹苦笑道:“是就好了,如若当时战死了,还能博取一个以身殉国之名。” 周显观林豹脸色愁苦,一时间愣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接话,只能听他继续说下去。 “当时辽东政治腐败,兵员数量不足,而又缺粮缺饷。参战的大部分兵员都是从其他各地调去的,而到达顺序也有先后之差。当时的戚家军也在此列,和川地的白杆兵一同归东路主将刘綎指挥。刘綎是川地老将,之前屡立战功,素知兵事,却不得不遵从杨经略的命令。以先行到达的部分戚家军和白杆军精锐为前锋,率大军贸然出征。” 林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朝廷的三路大军,相互之间互不知消息。当杜松和马林两路大军完全覆灭之后,刘将军还在率部继续东进。努尔哈赤利用杜松投降的亲兵和缴获号炮为引导,将刘将军引入地形狭窄的阿布达里岗,最终全军覆没。” 林豹眼角含泪,喝了一杯酒,似乎妄图驱散心中的一切苦闷。“战死沙场本为将士宿命。但这样憋屈的战斗,让他们的本事完全没有施展开来,怎能让人瞑目?” 周显听的郁闷,也端起桌上一杯酒一饮而尽。苦涩的滋味在口中蔓延,让他忍不住低声咳了起来。 旁边的周泰轻轻的拍着他的后背,双眼微红,少了平时的那种玩世不恭。 林豹沉默良久,稳定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那战之后,戚家军元气大伤。但尚有四千左右的士卒,和三千白杆兵一起驻防辽阳,作为一支机动部队共同策应沈阳。当时,我辅助戚家军当时的主将戚金厉兵秣马、加强训练,时刻准备找满虏复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