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明崇俨(1 / 2)

加入书签

我和五叔、小姑生活在一起,一起长大。我三岁还在奶奶怀里的时候,奶奶就开始教我认字,她教我和教五叔一样,都是用小竹板,竹板一边画着牛,后边就写了牛字,一边画了羊,竹板后面就写个羊字。这样我认字很快,四岁时认识一千多字,到了五岁的时候我就认识五千多字了。于是长安就传,琅琊王氏出了个神童。其实我自己知道的,我和我五叔的才能差的太远了。

我奶奶因为可怜我是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对我特殊的照顾。她没法精心让两个孩子都成为神童,她就选择精心培养我。可我五叔才是真正的聪颖,很多东西他都是无师自通。他写的字,爷爷每日都夸奖,爷爷还将家里珍藏的王氏历代书帖真迹拿出来,让五叔临摹。

五叔的诗很有灵气,私塾的西席说他加以时日必成大才。

五叔的棋下的极好,七岁时全府几百号人,没人能下的过他。

七岁时他喜欢上了弹琴,十岁时,在长安文会上表演,一举成名。

他写的文章我那天拿给你看,你看看那样的文章会不会时十六岁人写的。当然你除外,你就是个怪物,哪天你会生孩子了,我也不会感到奇怪的。

五叔很有哥哥的样子,对小姑最好。可他有时会凶我,我其实暗里很怕他的。

我挨他揍应该是三岁,我一点都不记得了,据他说,是因为我三岁了,还缠着他妈妈吃奶,结果让婶婶笑话了他。说是他六岁还不断奶。结果他就把我这个罪魁祸首给痛揍了一顿。到了晚上,他可受罪了,他被我奶奶惩罚,让他跪了一夜。

奶奶和他说:“你侄子身世可怜,你父母都在身边。你侄儿的母亲是我的亲妹妹,你侄子就和你的亲弟弟是一样的。你要爱护他,今生今世都要保护他。”

从那以后,五叔还会凶我,但再也没动过我一手指头。我和他一起上私塾,同读一本书,一同被奖励、一同被处罚。

五叔很爱吃,也很会吃。他带我捉知了猴,用盐泡了,第二天用油炸。那东西味道特殊,有时想起来,觉得比大虾还好吃。

五哥还会做一种奇怪的吃食,我问过他,他说是奶奶教的。后来我也吃过奶奶做的,五叔死后我就再也没吃过。那东西也是油炸的,要沾着蒜汁吃,味道好吃极了,就是不能多吃,多吃我就会吐。

五叔为人很骄傲,当然他有骄傲的资本。他从小成名,家里为他和崔家定了亲。不是崔摄的女儿,是清河崔氏,和张九娘是老乡。五叔的骄傲,有时就是孤傲。府中那么多的子弟,他都懒的理,还总和我说,那些人就是些蠢物,就会吃祖宗饭。我还很小的时候,他就带我做生意,用自制的砚台、小弩换同族子弟的铜钱。他还会雕刻印章,我去揽生意,每笔生意他给我十文钱的跑腿钱。

他最擅长的就是仿写别人的字,你知道的质库的字是最难写的,他们的字一般人都不认识,里面藏有他们的秘密。

一次大房的婶婶,不小心将押票给洗烂了,质库从来就是认票不认人。婶婶急坏了,她当掉的是母亲留给她的首饰,她当时为了给女儿凑嫁妆,一时手倒不开,又不想向公中借钱,就质押了自己最心爱的收拾。本想着下个月她就能从铺子收到钱,花几个利息就能赎回。她却没想到,自己忘了质票还在衣服里。也是天不绝人之路,婶婶想起了五叔,府里都传,五叔是无所不能。

五叔就是厉害,他让人又去质库当东西,凭着拿回的几张押票,就破解了质库的密文。他又模仿了印章,重写了押票,让婶婶拿去质库,结果没费吹灰之力,就将东西给赎了回来。

麟徳二年,我和五叔被人推荐,国子监让我们第二年年初入学。

那年的三月,东都的乾元殿落成,朝中决定迁都东都。国子监也和銮驾一起于十月迁居东都。

那时爷爷还在越王府做参军,他离不开长安,就让族亲带着我五叔和我先去洛阳安顿,等过了年就入监读书。

那年的洛阳很乱,先皇、天后要去泰山封禅。

国子监里也非常的乱,不仅我们这些新来的没人管,就是那些老学生也没人管。学生也是有社的,那时的国子监里就有四个大社。李二笔就是诗社的头领,明崇俨是道社的头领。其他两个大社是书画社和棋社。

我们刚入监的时候还是很快乐,因为不用上课,也没人管我们。五叔就带上我在洛阳四处闲逛,挨家酒楼吃饭。

明崇俨那时很忙,他在组织国子监的学生联署,拥护天后以二圣的身份参与封禅。

你要知道,当年有很多大臣反对封禅的,原因就是李勣攻打高丽大败,国用本来就紧张。又赶上迁都,大唐的财政更是雪上加霜。国子监的博士都有四个月没放粮饷了,那些大世家的子弟当然没问题,他们也从来不依靠粮饷活着。可是贫士的子弟就挺不住,他们还能在国子监里喝粥,可家里的孩子连粥也喝不上啊。于是反对泰山封禅的声音甚嚣尘上。这些人里反对声最大的就是裴行俭,他刚从安西都护府载誉归来,出任吏部左侍郎。他官职不是很高,但他在军中影响很大,他几次面见先帝,痛陈利害。先帝开始犹豫是否还要封禅。

不知道是谁将消息传到了国子监,国子监立刻就炸开了锅。学生们分成了两派,一方支持先帝封禅、一方反对先帝封禅。

明崇俨和李峤都是支持先帝封禅泰山的,明崇俨更是发起了让天后以二圣的名义参与封禅。自古封禅泰山,女人都是不参加的,本来宫中传出的消息,是天后以皇后的身份参与封禅。这个明崇俨却开世之先河,提出天后以二圣的身份参与封禅。他这个提议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的理学大儒,都到国子监来骂他。他非但不听,反而在国子监发起了联署。

我和我五哥那时岁数都不大,对封不封禅也不感兴趣。刚到国子监的时候,我也很崇拜明崇俨,他在国子监有很多神奇的传说。

第一个传说,就是他能请神上身,学生们多次试过他,他真的有这个本事。据说有个学生的父亲突然暴毙,他死前埋下了一罐子金子,家里人四处挖掘都找不到。那个学生就请明崇俨帮忙,明崇俨都没去他家,就在国子监的石碑前做法,将那学生父亲的亡魂请上身。那学生就听到了他父亲的声音和他说话,并告诉他,他家的那罐金子,被他父亲藏到了粪坑的底下。他父亲还告诉了他,自己是被何人给杀害的。万年县还因此破获了一个大案。

这不是最神的,明崇俨就是洛阳附近的偃师县人,之前黄河发大水,将百姓的坟地淹没了。等到大水退去,有一户人家的娘死了,要给他娘和早已死去的父亲合葬。可一时就找不到自己父亲的坟了,请了知名的一个道士,花了很多的钱,道士才给指明了地界。这家人刚要挖掘,就被路过的明崇俨看到了。明崇俨告诉他们,那个穴位不对,那个穴位里的死人是晋朝的。那个道士立刻就不干,说明崇俨是凡夫俗子,明崇俨就和他打了赌,指了半里外的一处地方,说哪里才是那户人家父亲的坟茔。这户人家开始不信,还是照着道士指明的地点挖掘,棺木倒是挖掘出来了,可是明显就是个薄棺。这家是偃师的大户,他父亲有棺有椁,这个明显就不是。于是又按照明崇俨指示的地点挖掘,果然是找到他父亲的棺椁。

还有很多呢,有些更神。那些因为太神了,我一直都不敢相信。

还有一个原因让我崇拜明崇俨,就是他和我五叔长得非常像。我五叔一入学,就有人说他是明崇俨的孪生弟弟。他们两个长得近似,我自然就亲近他。

对明崇俨,我五叔却嗤之以鼻。我五叔说:“圣人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国子监圣人的道场,明崇俨在此明目张胆地装神弄鬼,他绝不是好人。”

我从小就听我五叔的,对于明崇俨自然是敬而远之。

可你不找事情,事情却找上了你。我五叔因为下的一手好棋,被人拉入了棋社。棋社的棋头是唐之奇,吏部右侍郎唐皎之子,其人和明崇俨最是不睦。因唐子奇的父亲是吏部官员,国子监的太学生出监后选官,都要靠吏部遴选。很自然棋社这里也聚集了不少的人。

唐子奇知道我五叔写文的的能力,就求我五叔写文驳斥明崇俨。我五叔本就因为被人叫了明崇俨的弟弟,就对此人没好感。又恨他和李峤引着学生在国子监骂助教、推搡博士做事乖张。于是就答应了下来,连夜写了长文,罗列了考据,引了周礼、汉礼,并引用长孙皇后不干政的实例,坚决反对天后以二圣的的名义参加封禅。

我五叔的这篇文章,被唐子奇给贴在了国子监的大门口,一时间洛阳朝野上下就热闹了起来,很多人都来围观,并纷纷指责明崇俨,认为明崇俨、李峤作为学生不好好读书,妄想依靠封禅联署幸进。本来明崇俨、李峤的成绩是不错的,当年就能出监。但这篇文章传出去之后,御史开始弹劾,天后也明确表示她不会以二圣的名义参加封禅,国子监的闹剧才得以结束。

国子监的祭酒秋后算帐,给带头闹事的李峤、明崇俨延期两年出监的处分。就因为这件事,李峤、明崇俨就恨上了我五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