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山河依旧今犹在(2 / 2)

加入书签

入夜之后,我服侍娘亲睡下,便转身往信北君的书房走去。

我才打开小楼的门,娘亲的声音便又传了过来。

“绥绥,万事小心。”

黑暗中,我回过头,见屏风后娘亲那瘦弱的身子,鼻尖忽然一酸。

这一声“万事小心”我不知还能听多久。

走到百里肆的书房,却见他正身穿轻甲坐在沉香木上擦着短剑。我走了进去坐在他的对面,看着他视死如归地模样,开口问道:“真的不带我一起吗?”

他将短剑放回剑鞘,站起身看着我:“不刻,昶伯便会将伯忧阿姐送来,有她陪着你,你也不必害怕。”

“若此事失败了,府上的护卫宏叔便会带着你和伯忧阿姐从方华门逃出城,一路去安阳。”

我的脑子里突然想明白了许多事情。

百里肆这厮让莘娇阳先行离开,莫不是害怕事情败露,我无处逃离,为我准备的后路,让我去安阳的紾尚阁去找莘娇阳不成?

我盯着他那张严肃的脸,忽而淡淡一笑,心内有暖流涌出,虽然我知道他并不是因为我这个人而对我好,而是为了陈国的社稷,可我心中还是将他当做与我有过命交情的挚友。

我感谢他为陈国做的一切,也感谢他为我做的一切。

我转身走到他的香炉旁,用火折子将我早前调好的香引燃,而后走到窗边,缓缓地打开了窗子。

已然是夏末,随着闷热的淡去,簌簌而下的缤纷落英在月光之下飞舞,像极了一幕画卷。

我回过头看着在香炉旁边坐等时机到来的信北君,缓缓地道:“我陪着你,待你起身出府,我为你送行。”

信北君没有说话,他的全身紧绷,沉稳又冷静。

我笑了笑,转过头往窗外望去,尽量地呼吸着夜空之中,落花的香气。

夜越来越深,月也越来越亮,夜风卷着落花飘然而后下落,馥香越来越浓烈,像是一坛洒在地上的陈酿,芳香迷人。

上卿府上静静的,只有屋内烛火微弱,闪着如豆的光亮。

子时,上卿府的偏门进来了一顶步撵,步撵上坐着的正是昶伯的大女儿妫轸,她在上卿府的婢子带领下,一路往信北君的书房去了。

她此次来,其一是要带来一个消息,卫姬夫人已经集结了身边的三千旌阳兵和李少师府上的护卫三百,淳于司徒府上的护卫二百,正于陈宫门前点兵,卯时一刻便出城去。

其二,她便是尊了父亲的意思,来到上卿府陪伴公主,以宽慰公主之心。

这其三,是她最不愿意见到,却有可能发生的。如若是事情败露,被卫姬夫人反杀,她要先带着公主一同逃去安阳。

妫轸这一路犹如行走刀尖,她即舍不得父亲,又不得不在危难时刻秉持大义。怪就怪她自小身子不好,为了不拖父亲与阿弟的后腿,就只能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

她轻轻地敲了敲书房的门,却不见任何回应。

她狐疑,料想这次行动这样关键,这百里家的少年,可不是睡过去了?

她转身看了看跟在身后的婢子,婢子们也是满脸狐疑,表示什么不知地摇了摇头。

她长吁一口气,推开了门。

绕过屏风,走进内堂,面前的景象使妫轸吓了一跳。

只见信北君正穿着轻甲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他手上还握着一把短剑,身侧有一鼎打翻在地上的香炉,香炉中的香屑撒了一地。

在他身上,还盖着一张小小的写满字的巾帕。

妫轸连忙上前,拿起了巾帕,而后命身后的婢子将信北君扶到小榻上。

她缓缓地走到灯烛下面,拿着那张巾帕慢慢地读了起来。

伯忧阿姐,莫要怪绥绥。

我知百里肆忧我安危,不会使我亲自去救父亲,可我妫翼,首先是父亲的绥绥,才是这大陈的公主。

我不管这天下最后归谁所有,但是父母必定是绥绥一人的。

自大周以来,以孝为先,以忠为魂。

我先忠于陈国,于是回到了圣安,后必要孝于父亲,故而必定亲身前往。

阿姐与我一样,都是至情至性之人,所以阿姐必能明白我心意。

此事而起,必将成功,不允失败。

肆被我所制香惑,二时之后当醒,当刻,若我回到圣安,便事成,若我未归,转告肆,拥立燎公子为储君,安国定邦为首要,而后诛杀赵南子,为我报仇。

若我此去不归,唯有一事相求阿姐,我娘亲已时无多日,请阿姐待其如亲,使其安度残日,此恩此时难报,若有来世,毕为阿姐鞍前马后,结草相报。

阿姐莫要伤神,我们天上人间,总会再见。

妫轸拿着巾帕地双手不住地在颤抖,她的贝齿紧咬着嘴唇,更是欲泣无声。这姑娘她第一眼见到她时,便知道她是个不安分的姑娘,可就连父亲和信北君都没有料到,这不安分的姑娘,内心是有多么倔强。

她将这巾帕放在了袖袋之中,揉了揉通红的双眼,而后神色恢复了往昔,她转身,正色地吩咐着站在门外的奴婢,请府内的医官来书房,而后紧关上卿府的大门,命人前去前院传话,无论是府内的人,还是府外的人,皆不得随意出入上卿府。府内的护卫,按照每隔一刻巡查府内,若有异动,立即来书房上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